沙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树民大白菜的故事雪绒花原创文学 [复制链接]

1#

大白菜

图、文/王树民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白菜栽种时段,脑海里情不自禁地就浮现出与其休戚与共的一幕幕情景。时下,虽然它已失去了“当家蔬菜”的重要位置,但却在我的心里依然显得很重很重。因为在大半生的生活中,“大白菜”起到的作用和立下的功劳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对于北方人来讲,“大白菜”再熟悉不过,从栽种,到收获,再到贮藏、食用等,每一个环节都耳熟能详。每年中伏之后,菜农们就整理出一块土地开始育秧,十天半月,白菜秧就基本上成型,中伏过后,就把菜秧移栽到大田里。生长期的管理不是太复杂,适时锄草松土、施肥、浇水、灭虫即可。它的生长期较长,从农历七月中旬一直到冬季的小雪,遇到暖冬年份,收获时间还会再晚些。大白菜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喜好冷凉气候,易储存。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维生素C等,可以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等功效。民间素有“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之说,它的存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就成了中华民族相当地区的“当家菜。

一:大白菜,小时候过年的“奢侈品”。

六十年代的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人们的生活条件、水平、质量相当的差,多数时间食不裹腹,更谈不上有啥丰富的副食菜肴。夏秋两季,生产队种的菜基本上可以满足平时的需要。但到了冬、春两季,再想吃上蔬菜就成了一种奢望,只好靠自己腌制的萝卜咸菜和菜叶发酵成的酸菜度日。每逢年节,各家各户都要想方设法挤凑出点钱,买上几棵白菜,留待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熬“大锅菜”使用。当时我家却略有区别,可以享受到特殊的待遇。原因是姐姐嫁到的村子地下水源丰富,水位较浅,村子周围分布着许多水井,为栽种白菜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家家户户都会栽种几百棵的大白菜,除留足自食外,其它的不是送亲朋好友,就是卖掉换些零花钱。

正是沾了这门亲戚的光,每到腊月二十后,姐夫按时就会挑一担(至少十几棵)白菜送来。此后,饭桌上就能时常见到了它的身影,但往往都是点到止。因为不加节省,等到过年时就有可能所剩无几了。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初五,每天中午基本上都是用白菜、豆腐、粉条、海带和少量的猪肉熬成的“大锅菜”,而且还可以放开肚皮吃饱,那种香美的滋味至今仍难以忘怀。

那些年的大白菜尽管每斤只有2、3分钱,可买得起,吃得起的人家毕竟还是少数。我们家能够在过年时节充分享用,真是一件幸事。难怪在很长一个阶段内,附近农村的闺女们有相当一部分都纷纷嫁进了该村,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不能不说是大白菜的功劳了。

二:大白菜,部队冬春副食里的“主力*”

年底,我参*来到了部队,长期转战于北京、河北两地。在蔬菜品种单调,数量匮乏后年代,部队也不例外,冬春两季,大白菜理所当然地就成了饭桌上的“主力*”。

每年的深秋、初冬,正是大白菜的收获季节,由于部队用量较大,驻地周围根本满足不了需要。同时,为了*民关系,也不允许过量采购,不然会引起地方群众的不满和抗拒。据此,往往跑到很远的蔬菜种植相对多的地方,成千上万斤团购。这期间的半个月内,拉运白菜就成了部队车辆的主要任务。从早到晚,通往营区的公路上,一辆接一辆装满大白菜的汽车接连不断,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俨然是在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行动和“战役”。

大白菜的冬储也是一门科学,管理得当,可一直存放到第二年春暖花开,否则,很快就会腐烂变质,不仅造成损失,更严重的是部队的吃菜问题就成了“头疼大事”。各连队、名单位在营房附近选一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掘一个相当的长形大坑,深约两米,上面用木头、板皮、秸秆、茅草搭建成顶,再填上一层厚土,就成了统称的“菜窖”。买来的白菜经过修整、晾晒后,一棵一棵整整齐齐码放在一层一房的架子上,整个储藏程序即算完成。随后就进入精心管理和保护阶段。初始,每隔几日就必须翻整一次,随着时间的延长,翻整的时间也随之延长。天寒地冻时,在窖里还要生起炉火加温,以防冻伤腐烂。总之,储存大白菜有着一整套严格的、科学的程序,夸张点讲,不亚于精心抚养“婴儿”的细致与付出。

说到此,一幕有关与大白菜的故事影像又浮现在眼前。那是年的冬季,怀来县石盘口村东南的山沟里,我所在的连队在营房对面不远处新建了一个菜窖。一天旱晨,刚结束出操正在洗漱,门外哨兵忽然传来了一阵阵“快救人啦!”的呼叫声,许多干部战士闻声迅疾地冲了出去。原来,由于菜窖顶部堆的土太多太沉,坍塌下来一个大洞,正巧将两个管菜的战士埋压了进去。经过一番紧急的抢救,两个人除受了点皮外伤,其它并没有大碍。看着他们两个满头满身的*土,仍露出傻傻憨憨的笑容,本已悬着的心像一块“石头”落了地,随即也被逗得哈哈大笑,把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冲得烟消云散了。

三:大白菜,让我也享用了一次“特殊权利”。

特权,就是特别的权利。细细想来,在大半辈子中,也多多少少,大大小小地也掌过一些权力,可真正沾过多大光,得过多少利,却无从记起。深刻反省之下,坦白讲,年的入冬时,还实实在在地享用了一次。

当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府办公室工作没多久,那时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吃粮定量,紧俏商品凭票供应,各种票证作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城市居民的冬储白菜也需要到指定地点,按数量购买。由于我回地方时间短,爱人和孩子们的户籍未正式落到市区,因此,只能凭票购买一份20斤的特供菜。特供菜每斤只有5分钱,而其它的则需要1毛钱。正是这成倍的价格差别,对人们产生出了巨大的诱惑力,惹得纷纷寻找各种门路,打通各种关系,开辟各种渠道,找熟人,走后门,千方百计地想多搞些特供菜,为的是能够省下几块钱。当时,我正是凭借着*府办公室这个“标签”,获得了平头百姓想办却办不到的事,多买了几份,省下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工资。能享受到这份特殊的“待遇”,心里觉得相当的自豪和满足,兴奋了很长一段时间。

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发展,农村实行了农民自主经营,自主调节,自主抉择,大白菜的种植面积也与市场需求挂钩、接轨同步,再也没有了因菜缺而发愁,为省钱而犯难的尴尬宭况了。

大白菜,尽管身价不高,种植方便;尽管菜类丰富,四季有鲜,可是它却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们的生活圈。我对大白菜情有独钟,每每看见就觉得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因为我明白:在它的身上,寄托着难以言状的情愫;在它的身上,附着了太多甜酸苦辣的故事;在我的眼里,它是那么的美妙与大方;在我的心里,它永远都有着很重很重的分量。现在每到冬季,我仍然保持着储存大白菜的习惯,尽管有时吃不完坏掉,也愿意这样坚守下去。因为有了它,心里才觉得更加的踏实和坦然!

作者简介:

王树民,笔名山之子。年出生,河北沙河市人。自幼酷爱文学,后参*入伍,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曾在一些报刋杂志上发表过通讯、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人生信条:释放自我,陶冶情操;放飞心灵,享受生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