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穿越千年,来河北这些地方感受大唐风韵人
TUhjnbcbe - 2024/8/25 18:21:00
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本文来源:河北新闻网」8月5日,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邢台沙河发现一处隋至初唐时期墓葬。日前,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文保所接报,在十里亭镇王窑村一处农田发现一座因雨水冲刷而暴露的古墓。经考古人员抢救性清理,发现该墓葬为弧长方形尖券顶墓,出土陶罐两件,青釉瓷碗一件。通过出土器物、墓砖及墓葬形制判断该墓葬年代为隋——初唐。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沙河地区隋至初唐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历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河北古属燕赵,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中不乏引人注目的唐风唐韵。上世纪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明信片上印刷的正定天宁寺凌霄塔(始建于唐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成就辉煌。唐代建筑有什么特点?当时人们用什么样的器皿?通过留存至今的唐代古建、文物等,我们能够管窥千余年前的大唐生活气息。中国早期的建筑大都使用木为原材料建造,虽然木结构美观但它即怕潮又怕火,修缮起来费时费力,这也是为什么木结构留存至今数量并不多的原因。然而,在河北有“半座”美轮美奂的唐代钟楼,曾让梁思成多次到访,它就是古城正定开元寺钟楼。正定开元寺钟楼,面阔3间,进深4架椽(3间),高2层,建于晚唐,是中国现存不多的“半座”唐代木构建筑。之所以是半座,是因为在后世的重修中,上层屡遭改建,已非原貌,然而下层却奇迹般保留着始建时的风格。从底层的柱础、斗拱、月梁,均不难感受到唐的意韵。正定开元寺钟楼钟楼三间正方形,上层外部为后世重修,但内部及下层的雄大的斗拱,若说它是唐构,我也不能否认。——《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梁思成钟楼内部尤其是柱础、斗拱、月梁等都带着浓浓唐风。燕赵唐风不独此处,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浮图讲乡的开阳堡,有着“北方楼兰”之称。千余年前的唐代,开阳堡进入鼎盛期,当时,人们按照“九宫八卦”的设计理念重建开阳堡,其主要街道呈井字形相交,寺庙建筑则按八卦之义定位,整个古堡布局规整,庄严大气,有“灵龟探水”之美称。开阳堡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唐代建筑为玉皇阁,据介绍,因为年代久远,唐代的土木建筑保存至今的仅有几处,玉皇阁是其中之一。玉皇阁共有3间,高2丈多,为单檐歇山顶。四个檐角玲珑精巧,角脊上走兽尚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檐角处起杠杆作用的木构件昂,其昂嘴被雕刻成象头,专家说,这种雕饰在古代建筑中是不多见的。据了解,玉皇阁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代同治年间,但保留了唐宋建筑的风格。开阳堡开阳门为古堡南门,也是唯一的堡门,其上有玉皇阁。门、阁均建于唐代,后世虽有重修,但仍保留唐代风格,因而其文物价值极为珍贵。专家认为,开阳堡最宝贵的价值在于保留了千年古城的整体风貌,为研究唐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开阳堡独特的建筑艺术遗韵和广袤的地域风貌,折射出的是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的积淀,它鲜活的载体上布满特殊的时空感,是无法复制的塞外记忆。历史文献对于开阳堡的记载并不多,考古挖掘也尚未得出可行性论证。这古堡寂静、苍凉、破败,所有关于它身世的故事,只有岁月知道。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程委乡解村小学校院内的兴国寺石塔,是保定境内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古塔,为唐代景龙四年(年)创建,石塔距今已有年的历史。此塔原为兴国寺内之建筑,现寺己毁,仅存此塔。年被公布为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国寺石塔建筑年代与西安小雁塔同时,风格类似。唐景龙四年是唐中宗执政的最后一年,正处于武则天死后和唐开元盛世之间的动荡年代。许多古寺因各种原因坍毁,而塔却保留下来。兴国寺塔博野兴国寺塔为四方形十五层密檐式实心石塔,通高7.51米,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边长1.73米,由三层方石组成。塔身第一层由三块整石拼合,形成塔室。塔室南面辟券门,门左右各雕一持剑守护神。室内北壁雕刻一佛二弟子,并刻有塔志,内有“景龙四年”字样。室内东西两壁各有佛像,还有供养人像,所刻铭文中还有供养人姓名。第二层至第十五层为密檐式,每层檐均为石雕成叠涩式样。每层为一块石料,檐部为一块石料,相互叠压,塔刹为一石雕宝珠。是唐代石塔杰作。除了古建外,件件美不胜收的文物,也能让观者领略唐代遗风。唐代邢窑白釉双鱼穿带壶(河北博物院藏)唐代邢窑白釉双鱼穿带壶高21厘米,口径4.9厘米。胎洁白细腻而致密,通体施白釉,口缘及足部露胎,釉色白中闪青。造型成双鱼跃起状,鱼头为瓶的口、颈、肩部,身为瓶身,尾为瓶之圈足。瓶口外侈,腹部扁圆,圈足外撇。瓶身饰满鱼鳞纹,两侧堆塑双排鱼鳍纹,上下均有环形系,圈足置孔,便于穿系提携。这妥妥的就是唐代便携式水壶啊!唐代邢窑三彩鸭形杯(河北博物院藏)唐代邢窑三彩鸭形杯的造型为一只体态丰满的鸭子,鸭回首伸颈,口銜荷叶形杯口,椭圆形鸭腹即杯身,腹内中空,鸭子双翅展开,作游水状。胎质坚硬致密,上施黄,绿,褐三色彩。杯造型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融情趣与实用性为一体的邢窑三彩鸭形杯,放到今天也是引领潮流的艺术上品。唐代邢窑三彩卧兔形枕(河北博物院藏)唐代邢窑三彩卧兔形枕出土自安新县。枕身呈卧兔状,上承椭圆形枕面。肥胖的小兔四肢伏地,两耳贴背,双目圆睁,活泼可爱。枕面以蓝色为地,中心刻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和花芯分别用绿、褐、蓝三色涂染。小兔通体为浅绿色,釉面有细密的开片。胎质洁白细腻。通体所施釉彩凝厚滋润,底漏胎。这件器物的出土,改变了业界对邢窑无蓝色釉彩的看法,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唐代白石胁侍菩萨立像(河北博物院藏)唐代白石胁侍菩萨立像丰满圆润,体态婀娜。脖子上饰有蚕节纹,戴项饰,帔帛至左胸挽结,下身着富丽贴体的长裙,衣褶层叠,裙上挂满精美华丽的缨络,赤足立于仰莲台上。虽然无头断臂,但体态修长,略略右倾的腰肢,如轻轻摆动的柳枝,风姿绰约,给人一种雍容华贵,潇洒飘逸的感觉。文字、视频、图片来自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局、好看视频等文字整合:河北日报记者曹铮
1
查看完整版本: 穿越千年,来河北这些地方感受大唐风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