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古称东原。《尚书·禹贡》载:大野既潴,东原厎平。东原厎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经考证,东平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从西周到清代,东平曾为国、郡、路、府、州,一直是区域性*治、经济、文化中心。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斧神工的大自然,为东平留下了丰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美丽的山水风光造就了东平众多的文化遗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其中有“中国北方最早的三教合一龛像”、“中原北齐第一佛”、“齐鲁隋代第一佛”、“齐鲁摩崖刻经源头处”、“中国摩崖刻经大字鼻祖”以及市级以上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是我国历史遗存精华,从而也构成了鲁西南一带具有地方特色的“东原文化”。然而,在古代各地,多有“八景”之风,它代表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是地方丰富文化底蕴内涵的展示。东平则以尧陵览胜、昆岩瀑雪、稻蒲荷香、城堤秋水、会河帆影、峗峰云洞、龙山圣井、*石悬崖八处景观被古人推崇为东原“古八景”。这八景,每一处景色都有其不同的历史含义,文化、经济、民俗、宗教都有所体现,这些也足以反映出东平历史底蕴深厚的“东原文化”特色。尧陵览胜尧陵即帝王唐尧之陵,是明代初期为纪念这位古代帝王而建,陵前有尧帝庙,位于大汶河北岸、芦泉山之阳,“尧陵览胜”为东平“古八景”之一。据县志载:“芦泉山传为尧陵山,环列如屏,下有泉,珍珠喷涌,水尤清冽,夏不浊,冬不冰。”夏秋季节,泉水喷涌,如串串珍珠。泉东南有尧陵禅寺,大殿巍然屹立,几百年前的银杏树,胸围厘米,仍枝叶繁茂。芦泉山山不高、不长、不险,为什么把尧王陵寝安放在这儿呢?原来山前右侧有一泉名曰“芦泉”,泉来久远。唐代诗人高适游娱东平时所作《东平路中大水》诗中就有“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即指经过芦山之阳。清道光五年《东平州志》载:“芦泉,州东北三十里,发源芦泉山之阳,至州北沙河西入盐河,达海近泉。民家资灌溉之利”,泉北之山也因此泉称“芦泉山”,“芦泉山,州东北二十里,峰峦环列如翠屏。下多泉水,有珍珠泉最清冽。道光乙酉夏云凤祷雨取水于此,甘霖立霈。旧传尧陵在其麓。”东平至今有许多尧王传说及地名,如“扁担开花鱼打鼓,山斗石马跑,东平葬尧王”以及“尧王虚葬八百(墓)”的美丽故事。传闻相沿,清泉神灵,以至于州官祈雨都要用此泉之水,把尧王陵安放在这儿,也就不足为奇了。直至清代乾隆六年,重新勘定帝王陵寝,“祭祀尧陵由东平移祀蒲州之城阳”,不过此地“仍敕有司岁时祭享”,不使荒废。故“松门清幽,埏路肃然,有其举之莫敢废也”,至民国时终于“陵存而祭废”。期间,尧王庙曾改称“崇圣寺”、“尧陵禅寺”,但群众仍称“尧王庙”。帝王陵寝与神泉相合,形成了东平古八景中的“尧陵览胜”。
峗峰云洞在大汶河北岸、县城西侧有一座南北向山峰,俗称“十里长山”,海拔余米,古名“峗山”、“金螺山”,现在俗称“白佛山”、“白虎山”。绵延迤北,大小有十余个山头。清代光绪《东平州志》载:“其覆草,如赤道状,曾峦叠嶂,黛色苍翠,金螺以名。宋张惠裔镵石成佛,以山石尽白,故俗呼‘白佛山’。山顶有玉皇阁,阁下有两洞,一曰祥云洞,中刻观音像,一曰天仙洞,中刻圣母像”。山上碑刻中亦言:“兹曰白佛山者,旧称峗山,继名金螺,后以白佛山。其间岗峦层起,云树古秀,气象万千,诚东原之巨观也”。自古名山僧占尽,峗峰之间有佛像,白佛山以石窟造像而闻名,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许多专家称之为“鲁西第一山”。山顶之上有清代建筑玉皇阁,阁内石板上高浮雕有玉皇大帝及左右而天王神像。玉皇阁右前方20米处有两个深不见底的石洞,这就是当地有名的两洞,俗称“黑云洞”、“白云洞”,两洞口左右相距十余米。洞口皆向南。左洞洞口高2米、宽5米左右,洞口上有一块巨大的天然崖石探出覆于洞口。洞口下基部有一道凸起的自然长方形横石,就象地面建筑中的门槛一样,洞口上刻“峗峰云洞”四字,而另一洞口上刻“沧海消息”四字。两洞都是洞口大,通道窄,最窄处仅能容一人伏身而过。洞内向里蜿蜒曲折,深不可测。两洞到底有多深谁也无法说清,而洞口上所刻“沧海消息”似乎亦有此指。两洞的入口处被踏得光滑如镜,足见其年代久、游人之众。这两洞也是东平县有名的一处自然景观。清光绪《东平州志》所记载:峗山顶覆云,翌日辄雨。即每夏秋之季,阴雨天来临,两洞争相吐云,一洞出黑云,一洞出白云,黑云白云于山顶交汇在一起,好象给山顶戴上了一顶圆圆的大帽子。因此当地有“白佛山戴帽,庄稼老汉睡觉”之谚语。意思是只要白佛山“戴了帽”,第二天就要下雨,庄稼人就不用下地干活,可以安然睡觉了。此山亦为东原灵气之所在,自古以灵异闻名。汉代志书中即有记载,汉哀帝时“无盐峗山土自起,覆草如赤道状”,由于山上常出异状,汉时东平国思王刘云还曾携王后于此山致祭。山阳一巨石,由于地壳变动而探出山体数寸,大有风吹即坠之感,令人望而生寒。北朝时,有僧人于危岩下方雕一结跏趺座佛像,传言佛法无边,其上方数千年危岩至今不落。隋代又开窟雕刻成高近10米的释迦牟尼佛像,佛像开光后普照东原大地,民间谚语有“白佛睁开眼,仓饱缸也满。白佛睡一会儿,东原米粮贵”。反映出民间对大佛像的虔诚信仰,也体现了勤劳朴实的东平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山间多奇洞,峗山多危峰,构成了东平古八景中的“峗峰云洞”。
稻蒲荷香峗山西侧因地势低,古时即有积水,因水滩面积较大,居民多种植荷花、水稻,古称“秧稻泊”,与其西梁山泊(东平湖)俗称“姊妹泊”。秧稻泊的形成与古老的汶水有关,大汶河即古汶水,发源泰莱山区,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西流,至东平湖流入*河,全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大汶河,历史上流域及名称多次变迁。北魏时期,汶水是济水的支流。入东平境后,经鄣城西南、桃乡城西(今戴村坝址),过无盐城(今无盐村)南,西南经寿张城(今霍庄)北、安民亭(小安山)南,入济水。北宋时期,梁山泊(古大野泽)以北的济水(北清河)与汶水合流,又名“大清河”,汶水成为大清河的支流。宋咸平以后,*河多次溃决。东平城南二汶入济河道淤塞,分为二流,一绕东平城东,夺漆沟下游北流,从而在低洼地形成积水。《东原考古录》载:“水清莫如济,故济以清明名”。汶河流域附近古代文化遗存较多,如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在东平峗山西侧低洼地形成的湖泊就是“秧稻泊”,后俗称“稻屯洼”。形成了“四边流水绕孤村,几处疏篁沿小径。篱外高悬沽酒旆,柳荫闲揽钓鱼船”的自然风光,自古即以其风光旖旎、秀丽多姿著称。乾隆皇帝两次来东平,曾作游诗。光绪《东平州志》载:“汶水溢而北出,至州城东溃而旁出者,北为秧稻泊,汇而为池,居民多种荷花。”秧稻泊在近几年得到改造,形成了一个浅水的富营养型淡水域,泊内各种鱼类和水生物资源丰富,周围村每年大力发展编织业,“河沟藕”、“稻屯大蒜”更是远近闻名。当地*府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在秧稻泊东部建成一个对外免费开放的大公园“金牛公园”。夏秋季节,泊岸杨柳成带,绿树成荫,水草旺盛,荷莲飘香。游人舟入苇荡,远观诸峰起伏如黛,近视身边波光涟漪,鸟语花香,如入山水画卷之中。不愧为东平古八景中的“稻蒲荷香”。
龙山圣井汶河北岸有龙山,古树名木遮天蔽日,风光秀丽。驻足山巅,南眺汶河如练带,戴坝似飞龙,右傍古邑无盐城,左临徽宗过蓆桥。传说春秋孔子宰中都(今东平南邻汶上县)时闻听此山胜景,曾登临此山,并观景留言。这里唐代就有佛教活动,山阳有高近4米的佛像,其旁有大云禅寺,又称“龙山寺”。元代,学院兴盛,世祖通令全国各路、州、府均设立书院。东平路总管府万户侯严实、严忠济父子重视学校教育,除在总管府(今州成)内扩建府学外,见这里层峦叠翠,遂在佛寺旁修建书院,名“龙山书院”。书院延高师聚名徒,远近闻名。元代“三王”王磐、王构、王旭以及农学家王桢曾任主讲。名师出高徒,据说元代文学家高文秀以及明代“父子进士”兵部尚书王宪、顺天巡抚王汝孝等东平官宦都曾在这里就读。王汝孝功成名就后,为感谢母校培育,曾撰写碑文曰:“清河泱泱,龙山苍苍。桃李天下,母校永光。”光绪《东平州志》载龙山“两山环向如蟠龙,梵宇前有圣井,甘冽如惠泉”。龙山因有井泉而成为东平古八景之一。泉井在龙山寺的右前,传说寺院僧人、书院学子皆饮用此水。饭王太子殿门楣上有明代嘉靖年间云峰道人的题诗曰:“有史以来不记年,万代第一是龙山。诸君舍弃皇宫院,却奔深山住茅庵。好景致,有甘泉。藤萝乌柏遮天日,松柏长青伴春天。”明代大学士谢缙罢官后也曾来此游览。如今龙山之佛寺、书院仅存院落墙垣遗址及残碑断碣,唯有古树参天,井泉不涸。仅有一井不为景,井在佛寺、书院间,应是寓意佛法无边,法轮常转;龙山学院遍结桃李,长盛不衰。如今井泉仍然甘冽,东原古八景中最富寓意的莫过于“龙山圣井”了。
*石悬崖东平湖东畔有水牛山,其形“窿脊昂首,形似牛,因名焉”。山之尾部形如蚕虫之状而名“蚕尾山”,清代诗人王世祯游东平,其诗集即以此山命名曰《蚕尾集》。唐代东平郡太守苏源明在其《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并序》中就有“自洄源,起广泊,左拂蚕尾,右遵吾山”之语。明代万历年间,有天仙派道士郭真阳云游至此,见此地风景优美,环境优雅,遂停驻此地,募化四方,创建玉皇庙三间,左配雷神殿、右配玄帝殿。山门墙垣登山盘路等一并竣工。其后郭真阳的徒子、徒孙等继承先师遗志,渐起玉皇殿、纯阳阁、碧霞殿、龙王殿、真武殿及清代增建的罗汉堂、观音殿、九圣堂等,形成一个大规模的以道教为主体的古建筑群,成为一州之胜地,“郡之巨观也”。这里不但是道士养练之所,也为学人诵读之处,儒道共处,也反映出“东原文化”和谐发展的特色。其中有清代同治八年东平州知州、民国二年省*府发布的保护*石崖的禁令碑,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另一碑有楹联曰“半壁*崖昭万古,一汪清泉仰千秋”,也形象地道出了当年“*石悬崖”作为东原古八景之一的美丽景观。光绪《东平州志》载“*石崖,悬崖万仞”,故名东平古八景中的“*石悬崖”。
城堤秋水千年古城-州城方三十余里,它的南面有河,半环于城堤,称“南沙河”,旧谓之“银河”,由此得名东原古八景之一的“城堤秋水”。南沙河河源有二,一是汶水故道,从境内龙山前戴村坝流至州城东,此段河道称“银河”。又西流至于州城南沿河堤而西,绕城北流至于西北,与芦泉水汇合,总称“南沙河”。芦泉水西流名称别于南沙河而称“北沙河”,发源芦泉山之阳,汇诸泉水西流至州城北门西北,与南沙河合流并入大清河。《明史/河渠志》载“永乐九年宋礼请梳东平境沙河淤沙三里,筑堰障之”,即指南沙河。银河每于秋季,雨水大发,水溢出河道,常淹没大片民田而不能耕种。光绪《东平州志》载:“南沙河,旧谓银河。秋,水潭澄澈可观”,以尘净明亮著称。而在我国天象学中,早就有银河之称,它看起来像一条淡淡的纱巾似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好像天空中的一条大河,在银河里有许多小光点,就像撒了白色的粉末一样,辉映成一片。夏季成南北方向,冬季接近于东西方向。东平沙河与之相似,河净泛银光,水清见游鱼,故称“银河”。虽然现在人们已看不到这种现象了,但“城堤秋水”这一美妙景致,作为热爱生活,建筑美好家园的一种愿望。多少年来一直被东平人民所津津乐道。
昆岩瀑雪昆山,一作“昆仑山”,又作“困山”,位于东平县银山镇东平湖西岸,山有马跑泉、小虚观塔,下有饮龙泉,由于两泉瀑布如雪,形成东原古八景之一的“昆岩瀑雪”奇景。据光绪《东平州志》载:“(昆山)县治西北四十里,上有马跑泉。旧传周王行狩至此,为寇所困,苦无水,马跑地得泉,因以‘困’名山。山东有蟾蜍峡、莲花沼,南有玉灵崖、石室洞,上有小虚观,塔下有饮龙泉,学者多讲业其中”。昆山西麓有寺月岩寺,坐北向南,门向西,面积约平方米。今寺院存有大雄宝殿、藏经阁以及左右配殿和后殿,前后双重院建筑。其中,大雄宝殿面阔三间,抬梁式木质结构。立山灰色瓦顶,脊上有的砖雕双龙戏珠及花卉图案。殿内雕梁画栋,绘满壁画,甚为美观。殿前古柏两棵,树干粗大,参天蔽日,掩映佛殿。院内左前方有明代万历七年重修的全石质结构钟楼一架,高4.5米,四角攒顶,造型精美,是不可多得的明代钟楼建筑。寺院东即为“马跑泉”、石室洞奇观,洞内泉水终年不断,流出洞外顺着人工开凿的石槽注入寺内荷花池内。寺东北处有小虚观塔,全石质,高4.5米,八角形,瓦垄顶,塔内有宋代圆雕造像2尊,通体磨光,较为精美。在寺院左前方悬崖上还有许多名人的题刻赞诗,有康熙年间卢时芳书写的“南海别院”4个行草大字,字若游龙走凤,马光远书写的“飞岩瀑雪”4大字,秀逸潇洒。还有明代于慎行的游月岩寺诗和清代尹祚霖的律诗一首。寺内还完好地保存着明清碑12方,是研究月岩寺当时的盛况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东原文化”的重要资料。其中清道光十年重修月岩寺:“月岩寺者,为东原八景之一,是我方之巨观也,尝有学士名流设馆肄业,骚人墨客登眺吟味,诚胜地也。抚河流之绵缈,仰高山之在望,一泓碧水,实契人心,半月巉岩,贝瞻东鲁,蝇不足称丛林巨刹哉,然泉堪洗耳,石能点头,已足生人道心称胜也,金线重镇,是河逾之为乎畴衍”。可谓对东原古八景中“昆岩瀑雪”的最佳赞述。
会河帆影京杭大运河东平至聊城一段称为“会通河”,流经现在东平新湖、商老庄、戴庙三个乡镇,大运河自元代开凿迄于清末,达余年,带动了东平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东原文化”中的“运河文化”。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巡游各省,至东平州,看到这是一座美丽的大城市,这里的人们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到处都是玄颂之声,使他惊讶不已:“这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城市,商品与制造品十分丰盛……大河上千帆竞发,舟楫如织,数目众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大诗人元好问曾数游东平,写有《出东平》诗,其中“高城回首一长嗟”、“市声浩浩如欲沸”,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州城的壮观和繁盛景象。东平为漕河要枢,运河的发展带动了东平城镇集市的繁华,当时运河沿岸集镇店铺林立,商旅云集。夜间桅灯高挂,灯火通明。也成就了东原古八景中的“会河帆影”壮观景象。如今的京杭大运河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荣景象,但运河河道基本完整,现遗存安山闸、戴村坝、东平湖及其相关石刻等,对于研究运河流经路线及其规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随着古运河的重新开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东平“会河帆影”这一景观必将再现。
(文字整理/彭广德摄影/于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