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日报拟开设《漯河故事》栏目,下设《厚重漯河》《活力漯河》《幸福漯河》《美丽漯河》《红色漯河》《吃货漯河》《民俗漯河》等子栏目,讲述漯河改革开放的故事、创新发展的故事、乡村振兴的故事、圆梦小康的故事、文化传承的故事、民生保障的故事……介绍漯河的民俗民情、历史遗存、美丽传说、名优小吃等,以小切口、小视角展现漯河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展现漯河奋勇争先、出彩添彩的生动实践,展现漯河人民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全面提升漯河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本期推出《漯河故事》之《厚重漯河》——传统村落篇。
“秋雨疏林暗古城,草堂留客对棋枰。
一行雁度长空里,疑是当年入蔡声。”
这是明代文人谢公翼对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裴城夜雨”的美丽描写。千年古村的魅力究竟何在?11月17日,记者来到该村,一睹这个历史名村的神韵。
蒙蒙细雨,雾霭朦胧。刚刚走进村子,只见几只白鸽在古宅上栖息、打闹,一位老人在房檐下悠然而又安详地打着盹儿,淅沥的小雨滴落在老瓦上,仿佛在倾诉着村庄两千多年的历史。
历史厚重各种文化交相辉映明清时代的民居在村内随处可见,东西向的官道从穿村而过的洄河上经过。“这条东西道路是唐朝开始形成的官道,‘十字街’的东南角原来是一座驿站。”裴城村*支部委员张要杰告诉记者。裴城村位于裴城镇西南部,原名洄曲,因唐朝名相裴度曾驻村而改名。近年来,裴城村先后被评为中国首批传统村落、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古村。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村里有“裴城遗址”“裴晋公祠碑”等文物,有郾城八景之一“裴城夜雨”,有建于北宋时期的洄河桥,有以“彭家高楼”“贺家大院”为代表的明清古建筑院落群,有以“苏进故居”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融合了裴城文化、古桥文化、祠庙文化、节孝坊文化、非遗文化和爱国主义文化等多种文化。该村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另有27处古民居已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村里有40多处明清建筑,列入维修计划的有27处,保存完好的有清朝乾隆年间的彭家高楼和望月楼等。在一座三百多年历史的两层阁楼里,记者踏着木梯爬上阁楼,黑黢黢的房梁是早些年烟火所薰,看上去依然结实。这里的老宅有一个共同特点——房屋东侧都留有一条宽一米左右带门的便道,通过这条便道,穿家过院左拐右拐都能到村内官道上。66岁的村民冯春领告诉记者,这是彭姓祖上为躲避战乱特意留下的暗道。
在一个名为董姓老宅的门外,斑驳墙壁上依稀看到20世纪50年代留下的字迹。“这是中共沙北县委的办公旧址,建于清代,民国时进行过重修。”冯春领告诉记者,年,中共郾城特别支部成立,同年11月,豫陕鄂五地委五专署在郾城、舞阳、临颍、许昌和襄城交界处建立了沙北县委,下辖大张、樊湖、纣王城、北舞渡、麦岭和台王6个区委。
合理保护古风古韵扑面而来走进七进七出的彭家大院,狭长的特色小道、葱郁的各类苗木给这座三百多年的老宅增添了更多韵味。“为保护院内的泥土免遭雨水冲刷,这些鹅卵石和青砖都是近几年铺的。”郾城区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郾城区十分注重裴城村古院落的保护,组织多部门对村内老宅院进行保护维修。随着传统古村落保护维修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这些带着浓浓古味的老宅重新焕发光彩,古文化符号与现代人文景观融合一体、相得益彰。
顺着蜿蜒前行的洄河,两座特色迥异的新桥映入记者眼帘。“这是我们在洄河桥边建的两座新桥。”正在桥上闲逛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年,为纪念唐朝宰相裴度和苏进将*,村子在洄河上修建了将*桥和裴公桥,两座桥梁均由红色石块和带有雕刻的青石砌成,与洄河桥遥相呼应,为村内的古桥文化注入了新的因子。
村东头的彭祖苑里,彭公像和古色生香的凉亭陈列其间,一座4米多高的石碑上标明着“裴城南城门遗址”。“这个地方是裴城村南城城门。村民在村里发现了明代彭姓族人祭奠亲人的墓志铭后修建了祖宗祠庙。”冯春领告诉记者,彭姓现在占据了裴城村三千多口人的三分之一,每年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很多彭姓村民都在这里祭奠,一些外地彭姓游客也来这里缅怀先祖。以文谋兴历史名村踏上新程在乡村振兴的发展大潮下,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禀赋的裴城村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里,打造成集观光、餐饮、购物、农家乐、田园生活体验于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据介绍,他们将充分结合裴城村的地域优势和人文优势,形成一个展示河南中部地域文化的窗口。通过梳理提升村内河道、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历史遗迹、自然景观,重塑裴城村的神韵和文化气息;通过农旅一体、景村一体、产销一体“三体融合”实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相互促进;通过投入多元化、管理综合化、服务智慧化、营销立体化引领产业发展。
“根据规划,我们将把幸福渠水引进村内,顺着洄河形成村内水系,洄河桥有望重新变成‘响水桥’。”张要杰告诉记者,他们将做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商业古街建设修复、文化和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应用等工作,打造古城环形水系及蓄水补源工程,尽快实现从五虎庙灌区到古城护城河引水工程的贯通。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晓甫见习记者李宜书村史小传裴城镇位于郾城区西南部,南临舞阳名镇北舞渡镇,北通临颍县大郭镇,西去可达许昌襄县,可谓三县交界。镇因村而扬名,裴城村是历史名村,原名洄渠,南临古河道汝阳江(沙河),西临古运粮河,历史上这里交通便利,地当南北要冲,兵家必争之地。这个村在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是中晚唐,也就是历史上被称为一代中兴之主的唐宪宗时期。这位中兴之主即位后,希望重振大唐王朝的雄风,但经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问题依然严重,唐宪宗开始四处平藩,其中关键之战就是元和九年讨平淮西吴元济之战。唐宪宗发兵数万讨伐,历时几年,终未能克,宰相裴度主动请兵督战,在回曲(也就是裴城)筑寨安营,待机而动。元和十二年(公元年)冬,天降大雪,裴度见机不可失,遣节度使李愬雪夜奇袭蔡州,活捉吴元济。此战结束后,各地藩镇纷纷臣服,也使得唐朝国运延续了百年之久。平定吴元济之乱后,唐宪宗封裴度为“晋国公”,当地百姓也将回曲更名为裴城,并为他建庙立祠、立碑。裴城也得以青史留名。历史的烟云已经成为过去,但时代的印记依然存在。村里的古宅比较多,最著名的就是彭、杨、贺、苏四大院。相信每个到访这里的人都有一种感受,感觉回到了原生态社会一样,宁静、古朴、淳厚……除了历史厚重、人文荟萃,裴城村还是一个红色村庄,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沙北县委办公旧址设在村里。古村落+红色文化,是裴城村的特色和亮点,如何在乡村振兴中书写新的美丽篇章,我们拭目以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