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企业因城市而兴,城市因企业而盛。纵观人类造城史,极少有城市能像深圳这般,从诞生伊始其成长就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深度地捆绑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共荣共生。深圳40年的奇迹,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企业创新创造、由弱变强的奇迹。华为、腾讯、平安、华侨城、万科、大疆、比亚迪等各个领域的佼佼者……8家世界强、多家上市公司、1.7万家国家级高科技企业。都不出意外地诞生于这片不到平方公里的热土上。追根溯源,是深圳城市基因使然:对思想的开放、对人才的包容、对创新的尊重、对拓荒牛(奋斗)精神的推崇。此乃深圳之幸,亦是深圳籍企业之幸。
以至于在深圳城市建设及公众熟知的城市标签中,很多都深深地打着深圳企业的烙印。比如贡献了“深圳八景”之一,和开发了深圳城市核心板块——侨城片区的华侨城集团。
三十五年耕耘
终成深圳核心
年,经国务院授权批准,从沙河农场(现南山区沙河街道)划出4.8平方公里,建设具有工业、商业贸易、旅游、房地产、文化艺术设施的主要外向型的工业区——深圳经济特区华侨城。
同年11月11日,深圳经济特区华侨城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第一个十年,深圳的发展重心主要聚焦在东西两个点上:罗湖、南山蛇口,彼时福田尚属于郊外、南山大部分也是一片田园风光。因此居于南山、福田交界处的沙河侨城片区就成了链接深圳东西两头的一个中心支点。年,华侨城开发建设的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开业,当年便以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超过当年深圳常住人口的1.3倍)、9个月收回全部投资的奇迹,轰动中国旅游界。此后,连片开发的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欢乐海岸的主题乐园相继问世。凭借着华侨城的人造奇迹,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深圳拥有了一张“旅游城市”的名片。新千年初,在评选的“深圳八景”中就有“侨城锦绣”(即指上述一系列景点),其中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景点更是出现在全国学生教材中。迄今这些景点都是外地人到深圳旅游、深圳居民休闲放松的打卡圣地。侨城片区以文旅业为主的开发直接造成了两个深远影响:一是,文旅成了华侨城的核心产业(也是护城河产业),而华侨城也凭借“凿空者”的先发优势和持续性创新,成为中国文旅行业的一面旗帜。年报数据显示,华侨城旗下现共有21家景区、25家酒店、1家旅行社及2家开放式旅游区。主题娱乐协会TEA发布的报告显示,年华侨城已击败环球影城,成为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迪士尼、英国默林)、亚洲第一的主题乐园企业。二是,经过华侨城三十五年持续性耕耘,生态、低密度的侨城片区不仅成为深圳城市主轴线(深南大道)上一块难得的绿肺(片区绿化覆盖率高达52%,高出深圳全市均值7个百分点,住户人均公共绿地48平方,比人均居住面积都大,也是深圳空气质量最好的片区)、生态文旅区、文化艺术中心和知名豪宅区,且随着深圳发展重心沿着深南大道由东向西的稳步推进,侨城板块居于深圳城市格局战略中心支点地位更加凸显。如今华侨城正在赋予侨城片区一个全新的身份和功能——生态办公。
深南大道新地标
深圳城市新代言
正在对外租赁的华侨城大厦高达米,犹如一颗切割过的钻石,镶嵌在深南大道的中心段。华侨城大厦既是深南大道首排的又一新地标,也是华侨城耕耘侨城片区35年后的点睛之笔。
若从现有深圳商务市场供求关系,办公企业在租赁选址上似乎并不愁选择。深圳商务写字楼存量及未来新增供应主要集中以下商务区,如笋岗、蔡屋围、华强北、福田CBD、车公庙、科技园-后海、宝中-前海、深超总、北站商务区、留仙洞总部基地等。在上述地方,于深圳企业而言,要想找一个体面光鲜、氛围浓厚的办公场所并不难,但要找一个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对员工友好,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提升办公效率)的办公场所还真不容易。原因并不难理解,这些写字楼分布密集的商务区,办公氛围虽然很浓厚,也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但高密度的建筑、偪仄的空间、大量人流的同频共振带来“隐性”上班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办公氛围较为压抑、停/打车困难、员工上下班通勤和中午就餐时间成本较高。笔者曾在隔壁的南山科技园上过班,对此有着痛彻心扉的体会。今年疫情对传统高密度办公环境的冲击,也使得企业主对什么才是真正有益于企业和员工身心健康优质的商务环境和空间,有了全新思考。然而商务区写字楼身上与生俱来且永远无法摆脱的弊端,华侨城大厦则统统不存在。从中观片区层面来看:其一,商务区内的写字楼往往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然华侨城大厦在侨城片区却是一个超然的存在,其不仅片区最高建筑,在其1.5公里范围内也基本没有超高层建筑的遮挡。另一方面,片区内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都相对较低。这样就赋予了华侨城大厦度无敌的景观视野,无需登顶,即可观览深圳全景,东向远眺福田CBD,南向俯瞰深圳湾,西向对望前海湾,北向俯览华侨城片区。尤其是面向深圳湾一侧,山、湖、海、湿地、游乐场多重景观尽收眼底,当真是心旷神怡。在这里的环境里办公,所有难题都能抛到脑后,因为举目千里,让你有了不一样的视野和格局。其二,与片区内爆表的自然生态氛围相比,商务氛围反而无关紧要。近些年,全球现代企业典范谷歌、苹果、Facebook等知名企业在办公地点选取上,已不再简单追求CBD商务集群区,更亲睐与区域自然环境的高度融合,即生态办公。因为这种自然生态、令人放松舒适的办公氛围更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由前述可知,侨城片区绿化率放眼深圳全市都是首屈一指,而华侨城大厦楼下附近便是葱郁的绿道和大量公共空间。如是较于深圳商务市场大量的同质化甲级写字楼,自然生态氛围浓厚的华侨城大厦反而具有一种“降维”式的结构性优势。在这样的环境中办公,不仅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也更能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造力。其三,便捷的交通和成熟的配套及相对下的优势。无论何种版本的企业办公选址,交通、商业配套都是重中之重。当然这也是商务区的核心优势。不过由于侨城片区是深圳知名的文旅和豪宅区,其在交通和商业配套的优势丝毫不输于商务区。地铁1号线(华侨城站)与华侨城大厦无缝接驳,不远处的世界之窗站则是1号线和2号线的交汇处。此外,项目毗邻城市主动脉——深南大道,周边主干道路网密布,通达性还是很ok的。此外,周边有超万㎡城市商业集群,5大星级酒店+3大高尔夫+4大商业MALL。无论是商务接待还是员工日常所需都基本没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不是商务区,华侨城大厦附近的交通资源及商业基本不会存在潮汐式的、严重的上下班挤兑现象(即不会存在停/打车困难、上下班拥堵、中午就餐等待时间长等商务区的固有顽疾)。所以,看似商务氛围不浓厚的劣势反而凸显了华侨城大厦在交通、商业配套上的比较优势。从微观软硬件配套来看:华侨城大厦有59层,采用双大堂设计(1层和30-31层),对于高区楼层办公的企业来说,除了每天能享受°天际视野,也能通过空中大堂给来访商务客户极其震撼的体验。考虑到周边无高层建筑,低区办公企业的景观基本也能得到保证。作为深圳当下新入市的地标性写字楼,华侨城大厦的软硬件配置也基本处于市场前列。办公空间方面,4.5米标准层高还是比较阔绰的,柱间距则宽达12米,最高约2.7:1的进深面宽比,也基本是超5A标准。在超高层写字楼内办公,电梯往往是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华侨城大厦拥有高于市面的超大梯位比(:1),34部高速电梯(最高梯速6m/s)、5部双轿厢电梯,双层穿梭、高效分流,此外还配有VIP专属直达电梯。大大缩短了上下班高峰时的等待时间、提高办公效率。中央空调则采用约克VAV冰蓄冷中央制冷系统,分户计量及控制,24小时全天候服务、节能环保,无噪音,舒适度高,关键是经济适用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此外,配套车位高达个(含片区连通)、70个快速充电桩,大大缓解了上班开车族的停车和充电痛苦。从宏观城市层面来看:其一,因深圳地形关系,过去40年,深圳发展的主线一直是在沿着深南大道由东向西推进。如今侨城片区“一肩挑两头”(左边,华强北、福田CBD、车公庙,右边,科技园/后海、前海/宝中、深超总)的支点地位更为凸显。其背后则是留仙洞总部基地、北站商务办公区。若横竖画上两条线,华侨城大厦所在的侨城片区恰处于“十字点”位置,也可以说是深圳的心脏地带。在这样一个深圳“十字中心”的地方办公,给深圳企业带来的心理按摩效应,显然不是钱能衡量的。其二,和侨城锦绣一样,深南大道亦是深圳八景之一,两侧几乎云集了深圳最主要的地标建筑,如地王大厦、京基、汉京金融中心等,即便不在深南大道旁的平安金融中心、天元中心、春笋,也可以在深南大道上一览无余,可以说是感受深圳天际线的最佳窗口。米高、钻石型的华侨城大厦是近年来深南大道沿线少有的新晋地标建筑。考虑到深南大道两侧已基本开发殆尽,未来亦很难再有这样的超高地标。在深南大道首排这样的地标性建筑里办公,给深圳企业带来的体面和形象自不必多说。在深圳这个写字楼整体性过程商务办公市场,华侨城大厦可以说是少有的能够兼顾面子和里子的商务办公空间,而这也使得侨城片区乃至整个城市层面的“华侨城烙印”更加深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