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有景,城市生活精致便捷;水清山绿,乡村居住美丽宜人。
在过去的五年中,宜昌面貌,正悄然阔步的发生着变化——
△西陵二路快速路建成通车。全媒记者景卫东摄
城乡变美了。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把城市建在山水中,让乡村生活更宜居。
出行变快了。随着峡州大道、江城大道等交通动脉的延伸,快速路内外环线闭合,中环骨架形成。宜*一级路、龙伍一级路等出入城通道的建设让城市各区域联系更紧密。
居住变好了。着力推进实施棚改、旧改、危改,个城镇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40余万棚改居民出棚进楼,实现“四类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住房安全有保障。
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宜昌构筑山、水、城有机交融,多重尺度复合,独具魅力的大城空间形态,积极践行城市高质量发展,以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城乡统筹为抓手,奋力推进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住建行业“放管服”改革、美好生活共同缔造等工作,实现了城市骨架全面拓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品质不断优化,主要城建指标居全省前列。
城乡一体同变美
秋高气爽,磨基山公园景色怡人,不少游人正在观景台上眺望长江。城东公园、柏临河湿地公园、求雨台公园,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建成,市民休闲娱乐添了新的去处。
走在东山大道上,街道两侧建筑外观干净,店招整齐也不缺乏个性。通过深化城市整理工程,统筹推进“四口、六点、八线”范围建筑外立面、建筑围挡和广告店招整治,城区环境大幅改善。
夜晚的宜昌处处是景。随着葛洲坝枢纽灯光工程、三峡大坝灯光渲染工程、宜万铁路大桥、至喜长江大桥、伍家岗和开发区高速出入口等一批灯光节点建设,推动打造了“长江夜游”旅游产品。
城市变美,乡村环境同样怡人。枝江问安镇,田园如画、花草飘香、民居整洁。作为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这里每年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
枝江问安镇、远安洋坪镇、兴山榛子乡进入省级试点,宜都弥水桥村等5个村成为全省首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示范村,枝江市曹店村纳入住建部“城乡人居环境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村,长阳龙池村等7个村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路网拓展道畅通
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西陵二路快速路上车辆如织,却并不显得拥堵。
“十三五”期间,宜昌实施畅通工程,着力打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先后建设了峡州大道、江城大道、点*大道、西陵二路、至喜长江大桥、夷桥路、桔乡路、江南大道等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干路,道路骨架进一步延伸,实现了城区快速路网内环和外环线闭合。
随着宜*一级路、龙伍一级路、安猇一级路等出入城通道的建设,促进了中心城区与周边各区域的融合发展。
打通交通大动脉,更要疏通微循环。城医院段,一直都是长期以来的拥堵点。年,解放路延伸段建成完工后,道路从云集路延伸至湖堤路,让车辆一路通畅。
打通断头路,疏通肠梗阻。宜昌市实施“畅通工程”拟定了“断头路”“瓶颈路”任务清单,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实施一路一策,以工匠精神打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有效破解市民出行拥堵问题。
为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群体行路难等问题,宜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打造城市绿道网格,增设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形成连接通畅的微循环系统。
大力发展可持续交通,年宜昌获得“世界可持续交通奖”,成为湖北首个、中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功能完善生态优
10月17日,湖北省气排球比赛在宜昌奥体中心综合馆火热开赛。
这五年来,宜昌市一中新校区、夷陵中学新校区、规划展览馆、奥体中心等大型公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提升了城市形象,进一步满足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宜昌市民文化娱乐、活动健身的场所越来越多。
宜昌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现代化的建造方式革新,培育和壮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年9月,宜昌被国家住建部认定为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湖北沛函集团、湖北广盛集团先后上榜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标志着宜昌装配式建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作为沿江城市,生态环境就是“生命线”。宜昌完成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治绿”,腾退并修复长江岸线60多公里,长江宜昌段干支流两岸岸线复绿公里。实施山体修复项目32个、修复面积23万平方米,完成11条黑臭水体治理,通过清淤、清漂、引水、造景、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等措施完成沙河综合整治,再现天蓝水清、白鹭齐飞的生态景象。
实施城区排水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推进城镇污水治理提质增效。32个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改造完成并运行,临江溪污水处理厂、花艳污水处理厂、沙河污水处理厂等扩容提标、污泥干化厂等重点项目全面投入试运行,污泥利用处置工作日益规范,城区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90%。
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预计年底占建成区面积比例达20%以上。
实现全市乡镇污水治理全覆盖,各地积极探索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和公厕建设在全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实现“四类对象”危房改造全覆盖,确保住房安全。
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入围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正在推进。
环境改善更宜居
位于伍家岗区万寿小区、城昌花园的港砂路是一条背街小巷,也是一条堵了多年的“断头路”,通过改造提升,这条路人掩鼻而过的小巷子已经变成了干净整洁,一条8米宽的双向车道。
公园、广场、主干道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宜昌持续进行背街小巷整治,深化城市整理工程,4万户、12万群众直接受益,城区环境大幅改善。
宜昌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两次入选全国试点,全市累计改造完成城镇老旧小区个,探索出一条“*建引领+共同缔造+治管并举”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宜昌路径”。出台湖北省首个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地方标准,城区累计完成加装50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向县市有序延伸。
小区管理越来越规范。宜昌中心城区现有住宅小区个,其中个住宅小区有社会化物业服务,已有个住宅小区成立了业委会,覆盖率达到69%,业主自治意愿日趋强烈。
借助国家*策东风,宜昌深入推进棚改工作。五年全市7.3万户20万棚改居民“出棚上楼”。通过棚改人均住房面积提升10平方米以上。
不断完善公租房保障*策。将新就业大学生、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将退役*人、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消防救援人员等纳入优先保障范围,面向企业整体配租公租房,定向安置重点企业住房困难职工、公交司机、环卫工人。连续两年大力推进公租房货币化保障,不断提高补贴标准,解决了市民住房难题。
数字看变化
十三五期间
环境变化
公园总量达41个、总面积近公顷,建成公里绿道。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污水集中处理率达%,燃气普及率达85%以上,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率接近30%。城区累计建成综合管廊17.16公里。
82个乡镇累计完成主管网.14公里,接户率达83.7%,个村庄接入乡镇污水管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到“五有”标准,治理率稳定在90%以上。
居住变化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平方公里,5年内增加约18平方公里。宜昌市域城镇化率由57%提高到61.86%。
累计改造完成城镇老旧小区个,7.3万户20万棚改居民“出棚上楼”。
共新筹集公租房套,全市*府投资公租房分配率达到94%,累计发放租赁补贴1.1万户。
交通变化
中心城区城市道路总里程公里,增加约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为5.2公里/平方公里。
完成畅通工程项目50多个,打通断头路30多条。
产业变化
建筑业产值累计完成亿元,建筑业增加值累计完成亿元。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对GDP贡献率达到6.6%。
新增节能建筑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万平方米,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
整编
宜昌住建
编辑
阿园
编审
住建小编、云端传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