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骑行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摄影/蒋小翼
PART01骑行+”改变一座城
如果把成都潜在的骑行人群比喻为一汪池水,那么只需要将几颗石子投入湖中,就能泛起涟漪。“天府绿道是超大型规划,放在全国都是排名前列的。既然我们已经有了这样好的基础设施,就需要有更多人能参与进来,才能真正实现绿道的价值。骑行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家体育营销公司的主理人程默说,我们尝试用“骑行+”的概念,引导大家尝试用骑行的出行方式体验成都生活。年,四川博物院主办了首届博物馆定向赛骑行活动,程默所在的公司是具体承办运营者。活动中,参与者们以骑行的方式穿梭于成都各个博物馆。在成都博物馆,骑手们用四川话声情并茂地背诵了《蜀道难》;在四川博物院,骑手们体验了投壶和拓片,玩起了中国传统的文娱项目;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骑手们寻找骨针来缝制过冬新衣,体验了古蜀人的日常生活。今年5月,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天府锦城街巷游线体系策划规划方案》,其中规划了“两环八线十三片”的街巷游线体系,构建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互联互通的整体场景。未来自行车将会有更广阔的骑行空间,“骑行+”也会有更多的可能性。要持续推广骑行运动,加入各种有趣的文化活动,举办骑行赛事也是一条有效的方式。“赛事就像是一场大型的骑行party,在这场party里面会看到骑行爱好者们因为热爱所绽放的笑容,也能感受到他们为这项运动而付出的汗水。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个普通人很难不被热烈的骑行文化影响,即使没有加入骑行者的行列,也会在他心中埋下骑行的种子。”程默说道。近年来,成都积极引进国际高级别赛事,世界最高级别的都市自行车运动赛事——国际自行车联盟都市自行车世界锦标赛、飓风国际自行车绕圈赛全球总决赛等国际骑行赛事都选在了成都举办。同时,成都也拥有良好的自行车运动的群众基础。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车迷健身节、“爱成都·迎大运”——成都世界自行车日暨天府绿道健康行自行车骑游活动是成都自主创办的自行车赛事活动。其中,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车迷健身节已创办十年,这一赛事既包括职业车手的公开赛,也包括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赛事的增多以及民众对骑行文化的深入了解,反向促进了专业骑行团队和俱乐部的涌现。“现在成都像老车迷俱乐部这样专业的执行团队有16个,还不够,需要继续培养。”四川省自行车运动协会秘书长*特生说,“一场骑行赛事需要多个方面协同运作,赛事裁判、活动执行、宣传推广、后勤管理、活动策划、安全保障等方面,这都离不开专业的赛事执行团队的运作。因为有他们,才能让大家在一场赛事里既了解了骑行知识,也能获得专业舒适的骑行体验。”同时,现在骑行赛事也往往跟旅游产业相结合。“每个省市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骑行文化。”在*特生看来,成都骑行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周遭的绿水青山。“成都现在的环境可以说是‘推窗见田、开门见绿’,同时四周名山环绕,各种难度的骑行环境都能满足,在自然中骑行,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成都骑行文化自带的基因。”发展骑行文化,让大家热爱骑行,仅仅只有“骑”是不行的,配套产业还要跟上。从最基本的后勤保障,能够找到地方歇脚吃饭,到结合当地风俗民情打造文创集市,这需要跨行业融合进行一系列的深度开发。同时也需要优秀的活动策划团队协助,挖掘骑行者们的潜在需求,“例如拍照,现在的人们都有打卡的思维,拍照是对他们美好经历的记录,在骑行期间拍下他们的飒爽英姿,也是现在参加比赛的爱好者们的一大需求。”现在,骑行正朝着全年龄层发展。“儿童滑步车在成都销售颇为紧俏,据我了解,疫情期间,成都很多自行车行的滑步车销量猛增,几度断货。因为疫情,也让大家更加认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了。”成都市体育局竞赛处相关负责人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增加骑行赛事活动频率,扩大骑行赛事活动规模,加大骑行赛事宣传力度,通过活动和赛事引领,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骑行健身当中来。除了有能满足骑行的硬件设施以外,为了有更好的骑行体验感,我们还将通过自行车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向大众普及安全骑行知识、骑行健身常识,并会推出多条骑行路线,让广大市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骑行方式。”据悉,由于专业自行车赛事对场地要求较高,待天府奥体城自行车等项目场馆建成后,成都将积极引进和自创更多高级别专业自行车赛事。PART02丰富多元的骑行方式
8月24日下午,伴着凉爽的微风,骑行爱好者邓勇从市中心出发,一路向东,骑行龙泉山,4个小时往返70多公里,体验一路轻快,一路青翠。谈起这一年骑行圈的变化,邓勇说,一是人变多了;二是车变轻了。这两个变化的背后,其实都是骑行的环境变好了。尤其是这几年,不停生长、蔓延的绿道,给了骑友们更多去处和更好的体验。“龙泉山脉、龙门山脉、城市道路、近郊远郊,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绿道,能满足不同段位骑友的需求。比如说刚开始玩,可以骑行三环路、绕城高速的某一段,三环路改造后的绿道骑起来很舒服;入门了,就可以骑行龙泉山,龙泉山正在建城市森林公园,一些绿道已经修好,路况好、景色好;如果是高段位骑行者,就可以挑战下远郊的一些路段,比如说都江堰的蒲虹路,在龙门山脉里,骑起来很过瘾。”
年10月,成都发布了《成都市自行车道专项规划》,明确了成都将构建“专用道、主通道、优先道、一般道”的四级自行车道体系,形成“9廊27线片”的自行车网络。据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数据,截至年12月底,成都共完善提升的自行车专用道、主通道、优先道、一般道共计.公里。日渐完善和丰富的自行车道系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通勤需求,也吸引着大家用骑行的方式健身休闲,享受慢生活。
摄影/朱毁毁
沉默是活跃在马蜂窝APP的一位“蜂友”,闲暇时他喜欢以骑行的方式去欣赏一座城。他曾经在年至年来成都骑行,并将他的骑行经验整理成攻略,发布在了马蜂窝上。他的攻略收录了几个独立公园、三条环线、三条沿河线的骑行体验与图片。当时修建好的绿道骑行示范段,他几乎都去体验打卡过,在他眼中,不同的骑行路线,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成都三环沿线绿化做得挺不错,骑行沿途会有些小公园和熊猫雕塑,拍完照片回去后发现,这些雕塑凑齐正好组成一个熊猫系列。沙河沿线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给他带来老成都闲暇生活的体验。途经沙河城市公园,绿道宽阔,流水潺潺,装饰了很多东郊老工业区风格的墙画,公园里有老人在演奏曲子,一群小朋友在写生。公园沿沙河两岸,有很多桥非常漂亮,是骑行才容易发现的小众景点,骑行其间,赏心悦目。整个公园沿线树林茂密,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这里是城市中的幽静之所,让人远离四周喧嚣。自行车高速路,沉默也去体验过。它始于锦城湖,终于青龙湖,其间串联起了桂溪生态公园、江家艺苑、白鹭湾湿地公园、玉石湿地公园,全线位于环城生态带中。在自行车高速路上,夕阳从背后照过来,一路在绿地中穿行,花草在旁,不时可以遇见溪流、湿地和装置艺术作品。累了就在路边的驿站小憩一会儿,还可以从自动售货架上买瓶冰饮料,体验感超棒。沉默这样阐述着骑行的魅力:“比起步行,骑行可以到达更远的地方,同时又很自由,想在哪儿停,在什么时候停都可以。此外,骑自行车的速度要慢于汽车,让人可以慢下来体验城市的每处角落。成都拥有适宜骑行的自然条件,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公园众多,绿道蜿蜒,风景优美。城市里还有很多小型公共空间的艺术展,街头文化艺术多元,骑行也变得丰富有趣起来。”PART03骑行团体的乐趣
在良好的骑行环境和绿色出行理念的支撑下,骑行团体在成都不断涌现。与跑团相似,他们会在固定的时间相约骑行某段路,一路欢笑、交流。
胡敉才是一名程序员,同时也是成都轻微骑行团团长。这支于年11月才成立的骑行团体,几年来,由最初的几名爱好者发展至团员将近人的规模。
最初胡敉才是想能偶尔跳出“工作、回家两点一线”的生活,因此组建了骑行团,想让生活增添更多的随机性。“现在不仅交际圈子扩大了,同时也通过骑行认识了城市更多的层面,感觉得到个人与城市的这种关联。”
“每周三晚是我们团的固定活动时间。由于团里大部分爱好者都住在成都南边,所以我们选择在兴隆湖夜骑。”胡敉才说。夜骑活动已经持续了3年多,胡敉才与骑友们看着兴隆湖的环境慢慢发生改变:“过去这里可以说人烟稀少,夜晚照明不多,骑一段距离后才能看到路灯。现在办公区建了起来,店铺超市也多了,沿路设有自助售货机,骑累了可以到路边喝水休息。兴隆湖环湖道路非常宽阔,绿道完善,即使人多也不拥挤,人们能在湖滨找到属于自己的悠闲方式,互不打扰。”
“成都的骑行团体很多,主要分为竞速型与休闲型,轻微骑行在组建之初就不是以竞速为目的,是想和大家聚在一起休闲骑。”既然是休闲骑,就没有对自行车类型做硬性要求。“我们每次组织活动至少有十多人参与,骑共享单车、山地车、公路车的都有。”
有意思的是,胡敉才发现,大部分骑共享单车的骑友,在感受过山地车、公路车在道路上飞奔的快感后,就再也不满足于骑共享单车了。随着自行车道系统的完善,骑行体验越来越好,以骑行作为健身方式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get本期新刊吧ChengduTime
成都时间
?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
?农民丰收节乡村振兴新图景
?成都港来了
?世园会落地蓉城
?天府文化,烟火成都
?网络视听赋能美好生活
Dialogue
对话
?信息茧房:陈晓卿味觉中的成都
Chengdustory
成都故事
?成都生活观
城市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Books
悦读会
?理解当今世界的一把钥匙
SpecialReport
特别报道
?新生产函数的诞生
?新空间,重塑地方感
?住在雪山下
?传统的发明
Creativity
创客
?跨界新维度
Fashion
时尚
?“骑行+”的无限可能
design
设计
?亭之风景
杂志征订
直接拨打订阅热线电话
-,-
网络订阅
杂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