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校长讲那过去的故事
沙河村位于永河桃花,位置偏僻,这里是开国上将王建安将*出生的地方。出发前,我以为就是去参观王建安将*故居,在八一建*节这天,了解将*生平,再看看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情况。这在红安,是非常寻常的活动安排,将*多,随便哪个乡镇,都能安排这样的活动。但来到沙河村,才知道王建安将*,并非“沙河王”这个小村所以出名之因,而是果。村里正在进行基础建设,村委会和村庄周边稍显凌乱。沙河村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普通。没别的,树太少,且没有大树。在我看来,一个村子的历史文化,倘若少一棵大树见证,便少了漫长时间沉淀的厚重感,难称悠久。触眼所见,只有流经村后的倒水河以及一大片沙滩,让这个小村充满灵气,沙河这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吧?同行的作者告诉我,河对面就是高桥镇地界,而高桥,有王近山故居。确实没有大树,但沙河村却是真正历史悠久、往上可以追溯到元朝的古老村落。就在王建安故居外,村里一位退休老校长给我们介绍“沙河王”的来历。在听到也先不花这个名字时,一下触到我心中的疑问,忍不住插嘴问了一句:王近山将*跟你们沙河王是一王吗?老校长表示正是,大家都是也先不花后人。也就是说,沙河王后人中,同期出了两位声名赫赫的开国将*,一个上将一个中将。这绝不会只是偶然。两位将*的长相都是大气威武帅气
沙河王在红安传承脉络非常清晰。因为是外来民族,谱系单纯。也先不花的先祖,是成吉思汗手下一名战功卓著的百夫长,称百夫公。也先不花承袭祖爵又发扬光大,后来官至湖广行省左丞,曾任*州路平章兼管桃花要塞,因其文治武功,被元朝朝廷封为提领王。也先不花祖父三代单传,到他则有三个儿子,长子君用又有四子,其中第四个儿子天四公传下红安沙河王一脉。也就是说,王建安将*和王近山将*,都是这位蒙古武将的嫡系后人。这武脉,是传下来了。也先不花长子君用,元朝没落后,率部归降朱元璋。老校长讲到此,反复解释说,君用公归顺朱元璋,是大势所趋,也是为手下士兵们着想,不想无谓牺牲。他可能觉得堂堂元朝武将,却率部归顺新朝,不是很光彩吧?其实大可不必,我倒觉得君用公做得好。腐朽王朝哪里值得为之赴死?爱惜士兵生命、能战却不好战的将*,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朱元璋没有为难他,保留其空头王位,准其定居于其父也先不花曾管辖的桃花沙河村一带。他们虽为蒙古人,自也先不花始,桃花其实已是第二故乡。自此也先不花后人定居沙河,改姓王,在红安繁衍后人壮大族群,至今已传20多代。我们家王老三也姓王,与沙河王却完全不是一王。沙河王的王,应该是也先不花后人,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汉族人中,从提领王的封号里提取了这个“王”字为姓。沙河王,姓的是身份。王近山将*
老校长介绍完毕,我们去参观了王建安将*故居。故居是后来建的。沙河村据说原来是很气派的,各种彰显身份的古建筑很多,甚至也先不花的墓与碑都一直保存着。只是这些历史遗迹破四旧时基本全都被毁于一旦,十分可惜。沙河村论历史渊源,比我前不久采风的红安之父耿定向故居陡岸村应该更有料得多。但在遗迹保护上,却不及陡岸村做得好,陡岸那一村古树旧碑,便是祖先繁荣的见证。希望沙河村正在进行的建设与改造能用心做好,毕竟这样的历史遗产,也是独一无二的。沙河村的遗迹,并不是完全没有留存,在将*故居,我们看到可证武功的文物。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把大刀。全铁质、重四十余公斤!相传是明朝时朝廷授予一位武举人的。那刀就放在墙角,形似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我过去掂了掂,用尽力气才勉强掂起来一点,扶着都很吃力,那是真重!同行男士试着掂了一下,也说吃力,大家表示这刀应该只是象征武功的摆设,不可能真有人使得动,太重了。不敢想像,古代武将如关公,是怎样的天生神力,才使得动这等重器!我一厢情愿地觉得:未必是摆设,有人天生神力也说不定!这样的刀,在冷兵器时代,真要有人使得动,战场上挥舞起来,绝对是令对手心惊胆寒啊。重剑无锋,不需要砍削,八十多斤砸下去,哪还有命!可见,尚武是来自蒙古武将的沙河王姓一族天性。在几百年后,会同时出两位传奇将*也就不稀奇了。虽然僻居山野小村,沙河王姓一脉应该是骨子里便有尚武血性,传承数百年仍在,一遇风云便化龙了。之前我也参观过很多与将*、与战争、与红色历史有关的遗址遗迹,了解了许多可歌可泣、悲壮惨烈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人物。但那种“脉”的感觉并没有,似乎都是时势造就的偶然。红安是出将*的地方,只是给人的印象,一直是穷人造反,于十几万牺牲中走出两百位将*。沙河王一出,方知在偶然中,还有一些是必然——王建安将*、王近山将*的血液里,难道没有流淌他们蒙古远祖骁勇善战的基因?八十多斤的大刀
也先不花们的铁骑,从蒙古草原出发,长驱直入中原大地时,他们应该不会想到这一去就是千年。从一种文明,跑进另一种文明;从一个民族,跑进另一个民族;从一种姓氏,跑进另一种姓氏……祖先的荣光,放在故事里、传说里就好。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数百年来,这支蒙古裔安居在被历史遗忘的小村,远离战争、远离朝廷,对于他们来说,祖先做出的,未尝不是最好的选择。要是还有一棵大树,站在沙河村头默默见证这一切,就更好了。红安古村采风:时间的灰:耿定向故里寻访晓余:时间的灰(上)石头湾晓余:时间的灰(下)石头湾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