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南沙河尽是买卖人
TUhjnbcbe - 2021/5/6 17:27:00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s://m-mip.39.net/nk/mipso_5888067.html

一道小桥把沙河村一分为二,桥南是南沙河,桥北是北沙河。人们习惯把两村合称为沙河村。比如太谷秧歌里就有这样的歌词“家在太谷住沙河”。至于沙河村什么时候分开成为南、北沙河村现在已说不清楚了。

贯通南、北沙河的河流是个季节河,叫咸阳河。现在已改道往北洸村那边流了。南沙河现在保留的庙宇只有村东的关帝庙和村西略显尴尬的三官庙了,关帝庙不大,仅仅一进院落。庙门前的墙壁上绘着五虎上将的壁画颇有气势,也很有些特点。

南沙河村离县城只有三四里,便利的地理优势让南沙河村的百姓愿意加工副食品,所以在南沙河做小买卖的人不计其数,磨豆腐的,蒸灌肠,生豆芽的,酿醋的,榨油的比比皆是。

南沙河人口有两千多人,以胡姓最多,其次是范姓和白姓。胡本贤就是南沙河村的胡姓人,因为他做的灌肠软而顺滑,一口吃下去清爽的很,人们称他为“灌肠王”,他也愿意顶着这个名头在旧延风剧场附近设摊卖贯肠。

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巷儿窄短乾坤大;贯肠薄精日月长”来称赞他。

胡本贤对贯肠情有独钟,与人谈起贯肠来,也是滔滔不绝。贯肠是太谷有名的小吃,它起源于何时,已无人知晓,为什么起个贯肠的名号,也没有权威的文字流传下来。喜欢舞弄文字的胡本贤曾写过贯肠起源的故事:

“贯肠”之始乃先祖通过原始之盆制、碗制,而后才到今天之碟制。始创纯属偶然。始祖必是取荞麦粒先碎之,而后用水冲洗、过滤,取面汤积淀成粉再晒干备食。生食勿可,便以火炊之为糊状。食而无味,一顿未尽,剩许多置于盆。待二日观之,乃凝固为一团,遂倒扣而出。观其晶莹透亮,弹指欲食,切块,口感咸香,软中带韧胜于“盆制”遂推广于众。数载,又有二者以碟盛之,二日倒出:光洁剔透,薄而精韧如兽皮。切块食之,精劲爽口,凉而不腻,咸香之余稍欠酸辣,然则胜于“碗制”。遂普及于众,时至今日,千百余载,制作方法不断发展求新,食之口感更是基于传统贵在提升。

“贯肠”二字争议多“贯肠”因其历史悠久,至今尚未发现有关文字记载,所以“贯肠”二字便多有争议。其一:“灌肠”,有人认为应该是用这两个字命名。但《汉语词典》中却有注释:它是一种食品,原来是用肠衣塞肉末和淀粉,现在多用淀粉制成,吃时切片,用油煎熟,显然这两个字是应该排除掉的。其二:“饷馇”它是一种食品,用豆面做成饼形,切成块炸着吃或炒菜吃。所以看起来这两个字也并非妥帖。其三:“棍儿扎”是祁县方言的“贯肠”。顾名思义是说一种吃食要用小木棍扎着吃,而这种吃法正好与我们现在吃“贯肠”的方法是一致的。由此看来,“贯肠”倒是要用“棍儿扎”来取而代之了。祁太二县是相邻县,在先人们讲来两个县的“茶、饭”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好的了。两县的乡俗、和部分方言都有相近相同之处,这样说来“贯肠”倒真像是源于祁县传至太谷了。

在太谷还有一个与胡本贤讲的贯肠起源不同的故事在流传:

明朝永乐年间,有两“连襟”。一个叫张成,一个叫刘能,一个是徐沟高花的,一个是太谷沙河的,一天,两人在老丈母家见了面,张成就对刘能说:咱一年四季两手不闲,怎么一到冬天就缺吃少穿,刘能也说是呀!要不咱俩倒腾点东西吧,我们沙河的好几个人把咱的荞麦面倒腾到西口一带可发了老财了,是吗?张成来了精神,年轻人就是做事果断,两人说干就干,把荞麦收购上磨成面,大瓮整整一大院,看见这景象,"连襟"两人别提都高兴了,等到明天雇上的车队一来,就等着发财吧!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这两人就是喝凉水多筛牙,他俩没想到,到了后半夜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把放在大瓮里的荞麦面多淋成了稠糊糊,等第二天天明,两人睡醒了,到院里一看,都傻眼了,那可都是钱呀!两个大男人蹲在墙角不出气了,两媳妇跑来一看这景象,也号啕大哭起来,那场面不要说有多壮观了,村里的人也都指指点点看热闹,这下把丈母娘也惊动了,怪不的说姜还是老的辣,老太太一进来就说,嚎什么,有事解决事,嚎能解决了问题,围观的人看没戏了,也就散了,老太太站在大瓮旁心里也着急。这可都是钱呀!看看姑爷姑娘都盯着自己,这的快想个法。做成饼吧这稠糊了些,怎么能办呀,怎么把荞麦面里的水分去掉。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一急,也能急出办法,用火一蒸不是把水分蒸跑了吗?家里的蒸笼不能用碗、得用碟子,马上招呼姑爷和姑娘找碟子,架蒸笼,把稠糊糊的荞麦面放在碟子里,一碟一碟的放进去,要蒸水分,真是“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林”等出笼了一看,水分是蒸跑了,稠糊糊的荞麦面变成了晶莹剔透的饼,老太太拿到手里一吃还爽口不腻,老太太平时好吃醋,就又到了些醋伴着吃,发现比没有醋的时候更爽口,老太太大喜,就叫两姑爷快收拾好、拿出去卖,人们图个新鲜都来捧场,结果发现醋不够了,两人一合计兑点凉水稀释一下就对付过去了,结果,兑了水的荞麦饼更利口,这种荞麦饼竟买了个满堂红。

刚开始还不叫贯肠,他俩起名字叫荞麦饼,在一个庙会上正好有个大官路过,吃了他两的荞麦饼大大夸奖了一番,他俩也会抓商机,就打了个条幅,我的饼官尝过,慢慢“官尝”就叫开了,时间长了就叫成灌肠或者贯肠,以后两人不断改进贯肠加入了配料,张成卖成了卤灌肠、刘能就卖成了水灌肠,俩人还经常一起相跟出去卖贯肠,人们就说成了张成和刘能死活相跟。后来,张成回到高花后,就在他制的贯肠里加了点猪血,叫成猪血贯肠。这样一来。太谷和徐沟的贯肠就有点区别。

徐沟贯肠

贯肠现在是地道太谷人的最爱吃的一种小吃,最适合消暑,不过现在人们已习惯一年四季都爱吃一吃贯肠了。

贯肠四季四味,四种享受。春风送暖,大地复苏。虽是春意盎然的日子,却也是人体上火生病的多发季节。此时大家一定会用各种清凉去火的药物或食品来预防和治疗,多吃“太谷贯肠”便是一种最经济而又最具有口福享受的首选良方了。当你一边津津有味的嚼着清凉精韧的贯肠,一边大口大口的喝着蒜醋调料的同时,那种痛快、欢畅、清爽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的日子里,大家的食欲总是会大大的减退的。此时,如果能用满满的一大碗爽而不腻,酸而有度,辣而不辛的“太谷贯肠”来开胃解暑的话,那将是很惬意的事情。

尽管是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又会有哪一种酸瓜辣菜能比得上我们山西老乡的醋酸蒜辣呢?是它——“太谷贯肠”,纯纯的荞面香,淡淡的醋酸、火辣辣的蒜香,再加上几滴四溢飘香的芝麻油,那可真够香啊。

天寒地冻三九天,站在北风呼啸狂卷着鹅毛大片雪的街头,刺骨的寒冷却怎么也挡不住您对一碗“太谷贯肠”的垂涎欲滴。要冷就冷个“直哆嗦”——跺着脚,搓着手,喊真够劲,要的就是这股劲!

“太谷贯肠”之所以能够脍炙人口,尽显其独特魅力千百年,细细探究:简单大方的调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其奇妙所在。山西食醋、食盐、饮用冷水、蒜泥和香油调配而成,可谓简单之至又恰到好处。陈醋色泽微红,配以三到四倍的冷水,可使其酸而有度,色淡而泛红。食盐为内融调料,与荞面一起呈咸香口味。蒜泥辛而不辣,气味芬芳。香油一滴即香,大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先祖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将它们巧妙的调配一起生产出如此色香味俱全的“太谷贯肠”供子子孙孙们辈辈享用,着实难能可贵。有趣的是除这几种配料以外,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他调料的。否则风味会明显改变,口味大打折扣,使其不伦不类。自然人们所吃的“贯肠”也就不能称其为“太谷贯肠”了。配料虽然简单常见,但配制的好坏却是很有学问的。它主要体现在醋与水的配比上:1:3显酸,1:4显淡,基于醋的酸度有强有弱,所以比例又不可能是绝对的。必须酌情浮动。总之,难就难在“酌情”二字上了。其次是蒜泥要捣烂,越是细小便越是入味。至于一碗贯肠放多少蒜泥就要看食用者自己的需求了。不过大多喜欢吃贯肠的朋友们均是喜欢蒜泥多放一些了。另外香油一滴即香就更是少不了的。

什么是故乡,什么是乡愁,对于太谷人来说,有时候其实就是一碗贯肠,一盘卷卷,舌蕾上保留的原始味道即使流浪多年,只要一碰到这碗贯肠,这盘卷卷,就会被激活,刻骨铭心的味道随即弥漫开来,久久不会释怀。

随着城市化的到来,南沙河村正渐渐融进城区,年轻人也大都了远离传统的手工作坊,做小买卖的南沙河人正在锐减。不由感叹,小买卖的出路在哪里呀!

相关链接:

太谷灯惊现西付井

好水出在西山底

世隆堂所在的上庄村

太谷果的家乡龙门村

牡丹花开胡家庄

玉龙桥渡回马村

武*犹在贾家堡

四海归来东关村

“敢为天下先”的北洸村

一树成林青基沟

票号诞生的地方沟子村

王屋山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沙河尽是买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