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沙河站文化成为扶贫ldquo角rd
TUhjnbcbe - 2021/5/22 21:55:00

本报讯(特约记者关中运)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路径。筑牢农村文化之基、补足信仰精神之钙、引领脱贫发展之舵,这是文化脱贫的责任与担当。沙河站镇在抓实抓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坚持“文化为民、文化利民、文化富民”共建共享的文化扶贫思路,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文化为民: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精准扶贫中,该镇从“根”上对贫困村进行文化扶持,通过“送文化给百姓”“种文化在基层”等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送戏下乡、送电影进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场(次),相继打造了“沙河站站歌”“沙河站笑话”“沙河站的传说”等精品群众文化品牌;

在全镇建立农家书屋65个、文体广场52处、村级“*史村史馆”15处,组建农村广场舞蹈队23个、农村文艺宣传队6个,培植庄户小剧团5个,培训农村文化带头人名、农村广场舞蹈队队员多名,发展农村文化志愿者78名。

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了文化帮扶和人才培养工作,贫困村农家书屋占有率、文体广场建成率、广场舞蹈队组建率、文艺人才培训率、有线电视、网络宽带通村率均为%,基本实现了“歌舞有场所、学习有书屋、文艺送下乡、网络村村通”的目标,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化利民:发挥扶贫“1+12”协同效应。

文化扶贫要发挥协同作用,才能有效发挥扶贫“1+12”的效应。据统计,目前该镇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有数千人,列入贫困人口的人。该镇结合孝德文化创新推广了居家养老模式,镇与村协同设立了1个养老福利中心和13个村级幸福院,设立了镇慈善基金分会和村级理事会,对70岁以上老人全部建立档案,动员子女按时交纳养老基金,并积极向社会组织和个人募集捐款,实现贫困老人物质上有帮助、生活上有照料、精神上有慰藉。

文化富民:让百姓吃上“文化饭”。

文化扶贫能改善精神面貌,还有助于经济脱贫,找准文化与经济的交汇点,让文化建设助力脱贫。

沙北村村民徐广鲁是一个乡村文化经纪人,他组织有关人员开办了舞蹈学校,搞起了礼仪庆典;吴桃园村村民刘曰玉组织有戏剧功底的乡村文化带头人成立了乡村剧团,带领数十名群众走上了艺术路,吃上了文化饭。

洪福寺、徐楼、孙村、何村等村的柳编、条编、竹编能手,分别牵头成立了鸿泰工艺品有限公司、金源柳编工艺品有限公司、曰瑞工艺品有限公司、金筑农业合作社、孙村竹编合作社等,优先安排贫困人员前来打工,带领周边多名群众搞起了手工艺品加工,年户均增收2万元。

在此基础上,该镇充分挖掘民间工艺文化资源带动产业发展,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漆雕葫芦、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辛庄铁丝笊篱、孙村竹编等传统手艺培植成特色文化产业,设立了实训基地,不仅有效地防止了文化财富的流失,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扶贫模式。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产业实现脱贫,采取“文化+旅游”“文化+农业”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项目,助推精准扶贫,带动全镇贫困户余户、余人脱贫增收。

联系我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沙河站文化成为扶贫ldquo角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