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沙河:《沙中往事》
作者:李震
年8月,我初中毕业考入沙河中学。当时,沙河县的文化教育事业还比较落后,虽然大部分村庄办起了四年制的初级小学,但只有较大的村庄才有六年制的高级小学。全县只有褡裢、北掌、新城、册井、渡口、沙河六所中学。但前五所都是初中,只有在县城的沙河中学是初、高中合璧的完全中学。沙河中学的高中部每年面向全县招两个班,每班45人。这样经过层层考试,严格筛选,能升入高中的,大都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一、知识的殿堂
当时,沙河中学在县城老沙河城的南街,原来是沙河县的文庙,供奉文圣孔子。解放后在这里办起沙河县的第一所中学,但只有初中班。直到年才开始招高中班。学校的中心是一座高大巍峨的大殿,碧瓦红墙,斗拱飞檐。殿前有几株高大、苍老的古柏,枝干如屈虬盘螭,刺向青天。古柏下是几丛茂密的丁香和木槿,繁花满枝,争奇斗艳。大殿左右分列两排廊厦,各有几间厢房,是教师的办公室兼宿舍。大殿东西两侧,是后来建造的十几排青砖红瓦的平房,这便是学生的教室和宿舍。
我入学后,分在了高中第十班。班的序号是从初建高中时顺延下来的,每年两个班。高十班有45名学生,30名男生,15名女生,学生来自全县各乡村。毕业时,我们全班只剩下35名同学。不少同学因经济困难,中途辍学,未能完成学业。
高中三年,我们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沙河中学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比较完备的教学设施,特别是有一批学识渊博、敬业爱生的教师,为莘莘学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沙中,对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精力充沛的青少年来说,就是一座神圣而富饶的知识殿堂。
每天早上五点半钟,挂在大殿前古柏上一口沉重的大铁钟敲响了,学生们紧张的一天便开始了。洗漱之后,集中到操场跑步、做操,此后是一节早自习。七点钟吃早饭,上午四节课。中午十二点吃午饭,下午两节课,此后是两个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由各班自行安排文体活动。六点钟吃晚饭,晚上两节晚自习,九点钟熄灯就寝。
课业安排得如此紧张,但同学们乐此不疲,学习积极性很高,求知欲十分旺盛。那时沙河县刚开始办电,学校用上了电灯。但供电很不正常,三天两头停电。有时上晚自习电灯不亮,同学们就自己想办法。开始大家上街买蜡烛,秉烛夜读。但蜡烛太贵,经常使用消费不起。同学们就自己制作煤油灯:用空墨水瓶灌上煤油,在瓶盖上穿一缕棉线作灯芯。一遇停电,教室里每个桌子上都点着一盏小油灯,火苗一闪一闪,像一群小星星。只是煤油气味难闻,还有黑烟冒出来,两节自习课下来,同学们鼻孔都熏黑了。
学校西侧,有一座新盖的理化实验室,有声光电磁各种物理仪器和烧瓶、试管、酒精灯各种化学仪器。上物理课或化学课时,老师领着我们在这里作实验、演示科学现象,讲解科学知识。挨着理化试验室是学校的图书馆,有众多的*治、经济理论书籍和科普作品。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这里有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每到课外活动时间,同学们都到图书馆借书。这些书籍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二、清贫的生活
高中三年,学生们生活十分艰苦、清贫。班里的同学大部分是农业户口,从家里背玉米面或红薯面交到学校换成饭票。少数学生是城镇户口,吃商品粮,每月供应26斤粮,二两油。当时正值长身体的阶段,学习紧张,这点粮食根本不够吃,忍饥挨饿是经常的事。
学生食堂在学校的东南角,屋里盘着几个大灶台,上面安放着几口大铁锅,直径小则一米,大则两米,分别作熬粥、熬菜和蒸干粮之用。每次开饭,各班的值日生们提着铁桶,把饭菜打回各自的教室。
每天的早饭都是玉米面糊。同学们把碗放在饭桶周围,值日生一勺一勺地分面糊,大家都眼睁睁地看着,生怕值日生给自己的碗里分少了。午饭和晚饭的主食都是玉米面或红薯面饼子,二两饭票一个,交多少饭票吃多少。副食是菜汤。学校有几亩菜地,种的全是莙荙菜。这是一种生长迅速、产量极高的蔬菜。夏秋季节,学生就顿顿喝莙荙汤。冬天和春天没有莙荙菜,食堂就煮干萝卜条汤。莙荙汤有股涩味,干萝卜条汤有霉味,食堂舍不得放油,便可着劲放盐,喝到嘴里,齁咸齁咸。
高中三年,最难忘的一次是喝西葫芦汤。那是我们毕业后参加高考的一天,值日生打来几桶菜汤,兴奋地喊起来:“改善生活了!”大家一看,桶里不是熟悉的莙荙,竟是一片一片的西葫芦,汤上还飘着亮晶晶的油花。同学们都欢呼起来,快乐地喝着西葫芦汤,那汤的清香美味,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每年秋后,粮食局都供应大批鲜红薯充作学生的口粮。学校食堂便不再蒸饼子,改作蒸红薯。上级规定:五斤红薯顶一斤粮食,二两饭票便可买一斤红薯,这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因为红薯的体积大,分量重,口感好,可以填饱肚子。但红薯也有缺点,就是消化快,不耐饥,才上两节课,肚子就饿得咕咕叫。
吃红薯的季节,有一个麻烦事,就是红薯个头大小不一,学生们又没有秤,每次开饭,值日生只能按大小块搭配分给大家。这样分了几天,产生了一堆意见,一是有的值日生手头不准,大小块搭配得不合理;二是有的值日生不公平,行使分红薯权力时有亲疏厚薄之嫌。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实行抓阄的办法。开饭时,值日生先把红薯按大小块搭配,分成若干堆,排上号,用小纸片写上数字,揉成小团扔到地上,喊一声:“抓阄了”,同学们一哄而上,纷纷去捡纸团,捡到几号数字便拿几号红薯堆。这样公开、公平、公正,大家皆大欢喜。
伙食如此之差,同学们成天处于半饥饿状态,于是就设法补充营养。星期天回家,每人返校时都带几个干粮。西部山区的同学离家远,只能一个月左右回一次家,当时没有公共汽车,只能步行或坐火车。每次回校,同学们都从家里带些窝头或红薯,摊到教室的桌上,实行“共产”,同学们围上前去,一抢而光。有的同学带来萝卜、洋姜腌制的咸菜最受大家欢迎,早饭时喝玉米糊,就几根咸菜,真是“味道美极了!”
三、充实的精神
高中时期生活虽然艰苦,但同学们并不觉得苦。因为社会的大环境都是如此,大家都习以为常。当时*治气氛非常浓厚,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学雷锋”运动。学校教育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象雷锋那样,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争作革命的螺丝钉。班里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忆家史,讲传统”等。星期天,同学们到敬老院、影剧院去照顾老人、打扫卫生,清明节到邯郸烈士陵园扫墓,团日活动时请老红*、老八路来讲传统等。
学校贯彻*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每学期都安排一周的劳动课,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或校内的一些劳动,让学生接触社会,学习劳动技能,经受艰苦的磨炼。
有一次,学校隔壁的县公安局搞基建,需要把街上的几卡车砖块运到院内。我们班承揽了这项劳务。星期天,全班同学一齐出动,男同学有的用扁担抬砖,没扁担的就用手搬砖;女同学力气小,就做辅助工作,把男同学运来的砖摆放整齐,码成砖垛。任务完成后,公安局付给我们几十元劳务费。全班同学每人分了一元钱。对我们这些穷学生说来,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班里组织最多的是文娱活动。班上的文体委员,经常组织大家学唱一些流行的革命歌曲:如《学习雷锋好榜样》、《公社是根长青藤》、《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每天上午,预备钟敲响以后,离正式上课还有15分钟,这是我们的唱歌时间,同学们引吭高歌,声震屋宇。
每逢“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班里都要举办文艺晚会。同学们把课桌靠在教室四周,围坐成一圈,晚会便开始了。同学们自由组合,轮番表演节目。有唱歌、舞蹈、诗朗诵、相声、快板书等。元旦时,学校还组织全校性的演出活动。舞台就设在孔庙大殿前的高台上。各班级报送节目,有大合唱、表演唱、集体舞等。还有老师和同学们自编自演的快板剧、小歌剧、活报剧,内容大都是反映校园生活,还有的是配合当时的*策宣传。上场的演员虽然是业余水平,但都高度投入,十分认真,台下观看的老师同学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四、可敬的师长
高中三年,先后有十几名老师为我们班上过课。他们大都毕业于名牌大学,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有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这些可敬可爱的师长为我们打开一扇扇科学文化的大门,引领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五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这些老师的音容笑貌和举止言谈:
语文老师任丁安,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是个文静、恬淡的女教师。讲课时声音甜美,语言简洁,富有文采。她在黑板上的粉笔字板书,遒劲雄健,显示了深厚的书法功底,完全不象出自一个身材苗条、婀娜荏弱的女性之手。任老师是山东济南人,和宋代才女李清照是同乡,她在同学的心目中也是一代才女。
教俄语课的刘长涛老师,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的前身俄语专科学校,曾作过援助中国经济建设的苏联专家的翻译,专家撤离后改行作了老师。刘老师戴着黑色的宽边眼镜,经常穿一身挺括的麻栗色的大翻领列宁装,一副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形象。刘老师家的书架上放满了原版的俄文书。书架顶上摆放着他和妻子的结婚照,引起了全班同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