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传:沙河涌原是府城东边的一条清澈山溪,今为广州市区的河涌之一。因水流含沙量高而得名,又称“沙河”“沙河坑”;又以水量大而称“大水圳”。按民国《番禺县续志》,沙河涌有大小沙河之分。大沙河“源出银坑岭,南流迳燕塘圩,东南流迳沙河市,又东南流迳大水圳,屈西南流迳簸箕村,入二沙北水。二沙北水又东流迳二沙尾,旧有中流砥柱炮台与二沙南水合。”小沙河“水源出大沙河,自沙河市分派,西南流迳竹横沙,入二沙北水。二沙北水又东流迳簸箕村南,大沙河水自西北来注之。”
一些地图仍分别标注沙河涌、杨箕涌今天的沙河涌地跨白云、天河、越秀三区,南北流向,全长14.14千米,宽10-15米。上游有西支涌和东支涌。西支涌源自白云区榕树头,在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东南入暗渠,医院处出为明涌,至元岗桥上游米处,与来自金盘岭耙齿沥水库的东支涌相汇合成主涌,过鳌鱼岗、马蹄岗、瘦狗岭(燕岭),经沙河、杨箕、五羊新村,在珠江宾馆一侧汇入珠江。有支涌景泰涌、水均岗涌、二沙涌等。主要依靠京溪污水处理厂尾水、三涌补水工程补水。
过去,沙河涌流经的沙河一段,老广州人称为“沙河涌”;杨箕一段,则称“杨箕涌”。因一些单位封锁,无法沿河岸从头走到尾,遗憾。
▲沿河聚落棋布
清代地图上的沙河涌头接山岗,尾衔大江,南北流向的沙河涌,流域多丘陵、台地与平原——这些都是人类宜居的地带。
外迁而来的人们本能地择河岸而居,逐渐形成聚落。两岸的聚居者,有广府族群,也有客家族群。前者集中于下游平原地带,即沙河以南区域;后者多聚在沙河涌的上游丘陵地带(瘦狗岭以北)。
医院附近,暗渠失,明渠出,水量少这些村落在清代业已形成,当时属于番禺县鹿步司所辖的龙洞堡及石牌堡。其中包括榕树头、白水塘、京溪(清代建村,曾称*猄塘,广府村落,周围多客家村落)、元岗(形成于南宋,因附近山冈多为圆形而得名)、银河(清代建村,以客家人为主)、天平架(清代形成村落)、沙东(清代形成村落)、花生寮(清代形成村落,以种植花生为主)、杨箕(传北宋建村,原名“簸箕村”)、天河(宋代建村,原名“大水圳”,民国时改称“天河”)、寺右(宋代开村,面积曾很大,占半个“东山”)等。
杨箕村已变身为城市景观因在河岸立村,村落的命名也多少受到河流的影响。如天河村,原名“大水圳”,用的就是沙河涌的称名之一。而天河区的名称,说到底,也与此河有关;杨箕村原称“簸箕村”,原是河涌冲积形成的一片河滩,形似簸箕,故名;沙河市,就直接以河涌之名命名了。过去,处于河涌下游的几个广府村落往来较多,扬箕村与大水圳(今天河村)之间曾有石桥相通,与寺右村之间有横水渡。今天,各地之间都已是陆地相连。
杨箕村内,祠堂群的古风里雅意盈盈在河涌中上游,以丘陵、台地为主,因此农业上以种植业为主;下游是平原,人们在沙地里开荒垦田,收益更大。比如杨箕,是河涌沿线较富有的村落。而杨箕村所在的那一段河涌,也曾因每年端午的“杨箕景”而热闹无比,惜乎此景不再。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天河机场的西界抵达河涌东岸。冯如坠机的地方,据说就在花生寮。在花生寮七巷南端,立有“冯如坠机处”纪念碑。
冯如坠机处▲涌在城东,沙河成市
在属番禺县属时代,自明末起至19世纪晚期,沙河涌所在的禺东之地,无论经济或文化,都已赶不上有两司(沙湾司、茭塘司)之设的禺南,更别说府城了。沙河涌流域是这种地方发展的一个缩影。
天平架一段河涌,远处小山为瘦狗岭沿线过涌桥基本都长这样,无趣尽管近府城东,但自古以来,河涌声名不显,流域一带,也没有太多可拿得出手的东西,称墟的,早期有一个燕塘,后期加入沙河,荒凉意才稍减。
田野调查中,听到最多的关于沙河涌的八卦,与一个叫“插沙螃”大沙丘有关。这个由河涌冲积而成的大沙丘在今沙河大街附近,多见螃蟹(“螃蜞”)在沙中打孔生活,闲人们常用一截短竹插进小孔洞里抓这种“沙螃”,以尝其美味。
沙河涌花生寮段另一个有名的,也与美味有关,那就是“沙河粉”。当时,大沙丘一带是人们东出西入,南下北上的交通要冲,设有驻兵警戒哨卡,称“沙河汛”。看到人来人往,附近一些精明的饮食从业者遂在此设点,以用白云山泉水磨制的米浆蒸成米粉条炒卖。这种粉薄而透明,韧而爽滑,食者以为惊艳。经口口相传,遂成名小吃,取名“沙河粉”(后人嫌麻烦,简称“河粉”),据一位相识的美食家说,第一份沙河粉的制作者是居沙河的东江人(客家人),其技术为一位御厨所传。
因为沙河汛和沙河粉,这里很快就有了人气,一些商民专居于此做起了小生意。同治年间,这里设行*机构沙河埔,河涌边也建起了埗头(码头)。随后,这里迎来了一支*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年10月,抗法名将、黑旗*首领刘永福班师回国,在沙河埔建*营(注:此后,驻*传统延续至今)。这支队伍连同家属,逾人。沙河埔瞬时热闹起来,成为人丁兴旺的沙河墟,进而成为城东一大市。
河清有鱼,但原生物种已失河道中有*花昔日,出广州府城东门,沙河涌便是可遇的较大的河流了。按理,近城,河宽,水流充沛,沙河涌有了成名的基础。但翻阅了许多资料,发现有关这条河涌的内容很是稀罕,不禁生疑。田野调查中得到的一个信息,或可解释这个疑问: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这里河涌中上游多丘陵,到处都是竹林,且坟茔多,氛围阴森恐怖,加上人气有限,商业难成,游玩地鲜少。没有成为当时人们的热门打卡地,自然记录少。
至于那些沿河岸生长的竹子,这里粗粗画个像:高且细,称“吊丝丹竹”,别名“沙河吊丝丹”,今已鲜见。据刘氏家庙值守的保安说,这种竹在白云山东南门附近的溪沟内(“笨猪跳”设施下方的一段溪沟)有分布。
天河华苑小区附近一段河涌▲刘氏家庙立涌岸
沙河墟市,算是出生于钦州的刘永福给广州的一个贡献。
他虽然在广州居住的时间不长,但影响较大。至今,广州还留有永福路、永福村的地名,白云山间存有他的摩崖石刻“虎”字。刘氏家庙更是他留给广州的一份重要遗产。
刘氏家庙正门当年,为逼刘永福回国,朝廷赐予刘永福“依博德恩巴图鲁”和“三代一品封典”的荣誉。有了这个封号,按清廷之例,他可建造家庙。因有长驻广州的打算,他很快就相中了大小沙河分派处的地块,这里南有龙岗(医院一带,已铲平),北望瘦狗岭,风水上佳。
刘氏家庙,既是刘家的居地,也是供奉祖先神位的家庙。家庙建设历时两年,于年落成。它整体呈现为清末广府祠堂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院落式布局,前后座以天井隔,占地面积约多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硬山屋顶,清水青砖墙,花岗石勒脚;装饰精美。
刘氏家庙前座家庙落成后不久,刘永福即从豪贤街刘公馆移居于此。他还把先祖和父母的牌位供奉于后堂。当时家庙右边还建有一间忠义祠,祀黑旗*阵亡袍泽,但毁于20世纪抗战期间。
致谢:因刘氏家庙在修缮中,未能进入。幸得值守保安好心,帮助拍摄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