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展的方向是高新科技,为了做大做强产业,北京做了很多工作。
比如说,在减量发展模式下,进行人口疏解与功能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一些低端工业制造业以及批发市场等移出了北京,将这些地方改成了科技园区和绿化带。给高科技企业腾出空间。
当然,这也存在问题。就是哪有那么多科技企业来入驻?
这种模式本来放在海淀挺好用。海淀的很多集体用地改成了科技园区,然后从中关村向外辐射,形成了现在的中关村、西二旗、五道口等地的产业集聚。
现在这个外延拓展了,从海淀模式发展成了北京模式,北京的科技园区和各类功能区遍地开花,市区没地方,那就拓展到平原新城和副中心,让北京的产业辐射到全市范围。
而这个功能区的划定也不是随便瞎划定,很多是已经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地方,然后给圈起来做个概念。
最典型的是昌平的未来科学城。
本来未来科学城只有那些能源片区,然后现在把生命科学园也包含进去,让科学城变成了两个片区,而且改成了自贸区的科技片区。
本身沙河高教园的独立的,现在又多了个未来科学城就在附近,那意图很明显,就是想借助高校资源,把这一片建设成另一个海淀。
再比如亦庄,已经发现了快30年了,本来产业基础就有了,现在给它明确一下边界和定位,这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实至名归了。
而位于房山良乡的大学城,应该属于未来的未来!因为这里的市属高校和昌平高教园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是周边产业太弱,全部需要重新培养。
但是,这不是说它没前途了,而是时间会比其他核心发展区域更久一些。只是时间的问题。
没错,北京的产业布局要想见效果之少还需要二十年!今天的规划都需要二十年后看到期望的样子。
比方说,你买了亦庄的房子,想立马看到这里成为一片繁华之地,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的工作和附近的产业无关,那该去市里工作还去市里工作吧!
培养产业是需要久久为功,一步一步来的,产业集聚不会一下子就形成。因为它有一个从弱小到变大的过程。甚至很多企业的寿命都活不过三年!
假如您有孩子,那您今天买的房就是为孩子将来做铺垫。美好的规划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落实,而这会发生一些变数。需要等待与耐力。
所以,北京的发展需要时间来换。做好当下的事情,静静地慢慢看着它的变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