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任丘油田是怎么被发现的
TUhjnbcbe - 2024/5/3 17:35:00

作者:王仰之

年6月4日,任四井喷油日产量吨,被誉为“华北油田功勋井”


  任丘,位于河北省中部,以前是沧州地区所属的一个县,年改县为市。据《辞海》载:这里“地势南高北低。赵王河、白洋淀,均可通航,且东方闪电富水产。解放后,大力进行洼地改造,农业发达,盛产小麦、玉米、高粮、豆类、棉花等。”


  以前,任丘除了农业,几乎没有什么工矿业。就整个河北省来说,煤炭、冶金、机械、纺织、化学等工业都有一定的基础,而石油工业却是一块空白。在年出版的一本《河北地理》(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上,介绍了这个工业,那个工业,就是没有介绍石油工业。


  这也难怪,因为河北省的石油工业,可以说从年才开始起步。在那以前,虽然已经做了20年石油地质普查勘探工作,而且先后在凤河营1号井、京参1井、河1井、雄县高家堡家1井见到了油气显示或油气流,但是并没有形成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到了年7月3日凌晨,位于任丘西南辛中驿附近的任4井喷出高产油流(据测试,日产达吨),不仅宣告任丘油田的诞生,而且也从此结束了河北省不产石油的历史。

任4井是怎样诞生的


  任4井,年2月17日开钻,担任这口井钻进任务的是大港油田钻井二部钻井队。时任队长张志奎,井队地质技术员冯泽臣。


  在任4井钻进以前,这个地区曾经打过任1井、任2井,其中任2井曾在第三系沙河街组地层中见到过较好的油气显示;还有一口冀门1井,是河北省地质局石油普查大队钻井队打的。冀门1井于年12月开钻,年9月完钻,井深为.34米。它钻开了第四系到震旦系的全部地层。在第三系的东营组、沙河街组中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在从米深处取出的岩心中,见到了油斑油迹。


  任4井出油以前,在这个地区找油,目的层都是第三系。钻任4井的目的,本来也是探查第三系的油气藏,结果在第三系东营组、沙河街组地层中,陆续见到了各种级别的含油显示16层共33.9米。按常规,打完第三系的地层以后,它应该完钻试油了。考虑到这口井距冀门1井很近,相隔不过米,而冀门1井从古老地层中取出的岩心,已经证明老地层中有油。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再往下打,搞它个水落石出呢?地质人员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当时任钻井二部副指挥咸雪峰、叶秉三等同志的支持,他们及时做出了“任4井一定要加深,打进灰岩完钻”的决定。5月27日,这口井在米处钻进震旦系雾迷山组地层(当时认为是奥陶系)。这个队的地质人员和钻井工人密切配合,精心录井,从井深米开始,在成千上万粒细碎的岩屑中,找到了闪烁着油脂光泽的白云岩含油岩屑。当钻至井深米时,井下出现了漏失泥浆的现象,这是地层中储集空间良好的反应,说明任4井白云岩层中缝洞发育,具有一定的规模。


  年6月4日,任4井钻至井深.64米完钻。至此,已钻开白云岩47米多。根据在任4井发现白云岩含油岩屑的情况,钻井二部领导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把油层套管下到潜山顶面,对白云岩井段裸眼完成,用原钻机试油,终于得到成功,喷出了原油。

我国最大的古潜山油田


  面对古潜山喷油的现实,地质学家们在任丘地质构造图前,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任丘构造可能是下古生界——上元古界基岩风化块体大面积含油,这里有存在着一个大油田的可能性。据此,他们又在任丘布了5口井:任6井、任7井、任9井、任11井和任13井。前4口井各占一个山头,任13井的任务是探边。这些井在年秋末先后开钻,到年初陆续完钻,结果任6井、任7井、任9并、任11井的日产量都在千吨以上,其中任7井日初产原油高达多吨,任9井日初产原油则比任7井还要高,达到吨,成为任丘油田历史上初产量最高的一口井;在全国范围内,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口井的初产量能超过任9井。


  在任丘,这几口井出油以后,一个高产大油田的轮廓,已初步被勾画出来了。随后,在任丘北面的霸县、文安、永清、安新、雄县、安次、大兴,任丘南面的河间、献县、肃宁、深县、束鹿、荆丘,西面的高阳等县,也陆续发现了一些油田,并先后投入开发。


  根据地质学家的意见,认为任丘油田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古潜山油田。


  地质学家指出:在地质历史上,元古代和古生代初期,这里是一片汪洋。当时地壳不断下降,海盆里沉积了巨厚的碳酸盐岩地层。到距今万年左右的奥陶系晚期,由于地壳的区域性抬升运动,海底缓慢上升,海水逐渐退去,岩层裸露在地面上。以后,在地质内力和外力的长期作用下,使原来平整的地面,出现褶皱、断裂、隆起,坳陷和岩石体上许多大大小小的溶洞、裂隙。到了新生代初期,由于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平原地壳下降,于是在古老的岩层上面,又覆盖上新沉积的岩层。这种潜藏在新地层之下由古老地层组成的山,就是“古潜山”,而一旦古潜山中贮藏了丰富的石油,就成了“古潜山”式的油田。


  寻找油气藏,按过去的经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几乎都是在新生代,中生代等比较新的地层中找到的。任丘及其外围的许多油气田,固然也有不少是在新地层中找到,但其中多数,特别是就产量来说,绝大多数来自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等古老地层构成的古潜山式油田。地质学家们认为,这些古老地层中的油气,也是在新生代的地层中生成的,现在它之所以出现于古老地层中,是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的结果。这种新地层生油,古老地层储油的情况,被称为“新生古储”。


  “潜山”这个概念,早在年,赛德尼·鲍尔斯发表的《潜山及其在石油地质学中的重要性》一文中就已提及,而“古潜山”、“古潜山油田”及“新生古储”的概念,则是年由当时在任丘地区进行石油勘探的石油地质工作者,根据任丘地区古老地层储油的特征,第一次提出来的。


  任丘古潜山油田的发现,是继大庆油田发现以来,我国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大庆、胜利、大港、中原和我国其它许多油田,都是在新生代、中生代陆相砂岩地层中找到的,而任丘及其周围许多古潜山油田,则是在古老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找到的。古老的海相碳酸盐岩,在我国境内无论是北方、南方,都有广泛的分布。因此,任丘古潜山式油田的发现,也就为今后找油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任丘油田出油以后


  任丘油田出油以后,消息很快传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大家都为石油战线又抱了这么一个“大金娃娃”而高兴。


  年10月16日,也就是任6井喷油的第二天,就在任6井的井场上,召开了一个庆功大会,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石油化工部部长康世恩及河北省的有关领导,都亲临现场参加大会。康世恩在会上讲话,对冀中石油勘探给予很高评价,同时提议把这个新发现的油田,定名为任丘油田。


  年1月28日,石油化工部向国务院呈报《关于组织冀中地区石油会战的报告》。1月30日,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会战队伍共3万人,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大港油田,还有一部分来自胜利、吉林、长庆、江汉、玉门和新疆油田。所有参加会战的队伍,都成建制、携带设备,指挥机关和后勤辅助力量也都配套。因此,一到会战地区,就能投入战斗。当时的任务,一方面是开发和建设任丘油田,继续打一批油井,并建成相应的集输管网、泵站和注水站工程;另一方面是对任丘外围的10多个潜山进行勘探,以准备新的战场。


  会战初期,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谷牧等都曾来油田视察工作。李先念还带领国家计委、经委、交通部、冶金部、物资总局等5个部委的负责同志到任丘油田现场办公,帮助油田解决某些紧缺物资和设备。其中有设备多台,钢材、水泥2万多吨,木材多方,石油专用器材多吨,使石油会战得以顺利进行。


  任丘油田从年任4井喷油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生产原油。据统计,当年生产原油1万吨;年原油日产量连上1万吨、2万吨、3万吨三个台阶,这一年就生产原油万吨;年至年10年中,原油的产量都在万吨以上。


  从任丘油田出油到年底,共产油万吨。以上统计数字中,也包括了任丘外围各潜山油田和第三系油田的产量,而占主要地位的还是任丘古潜山油田,它的产量一般要占总产量的80%左右。前些年还要高一些,近些年由于任丘潜山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采,许多油井的含水量急剧增加,产量才逐渐下降。


  任丘油田从发现到建成万吨产能,只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这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产油大国之一。我国的油田很多,但年产量曾经超过万吨的,也只有大庆、胜利、辽河和任丘这4个油田。年新中国诞生的时候,全国石油年产量不过12万吨,其中还有5万吨是人造石油。当时我国的产油量在世界上居第29位,到年,我国石油的年产量已达到1.04亿吨。这一年,任丘油田产油万吨,占全国产油量的1/6。


  国家需要石油,就像人体需要血液一样。任丘油田出油以后,为了尽快把石油输向四面八方,满足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年4月1日任丘1号联合站(南大站)建成投产,一条从任丘——沧州的输油管线也同时建成投产;年7月1日任丘2号联合站(北大站)也建成,从任丘——北京长达公里的输油管线,仅用了3个月就建成投产。就在任丘——北京输油管线建成后不到一个月,唐山发生大地震,从秦皇岛到北京的输油管线受到严重破坏,输油中断。北京东方红炼油厂(现名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油的来源发生困难,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这时,任丘油田的油,通过新建成的任丘——北京输油管线,源源不断地输进了东方红炼油厂,使这个厂顺利地度过了难关。


  任丘油田出油以后,在这里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日夜操劳。为了探索古潜山油田的特性,掌握勘探、开发这类油田的规律,达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的,他们不断地深入现场,总结经验,写出了大量科学论著。其中由华北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编著的《潜山油气藏》、《华北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发》两书,已于、年先后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任丘油田的开发,也使任丘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凡是油区所在的地方,可以看到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星罗棋布的白色油井房,银光闪闪的万吨储油罐,密如蛛网的输油管线网,会战初期的帐篷、板房,如今已被鳞次栉比的高层楼房所代替。在任丘市会战大道两侧,高楼林立,公园、俱乐部,少年宫、商场、学校、医院……应有尽有,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城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任丘油田是怎么被发现的